摘要: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既可以应用于企业签订以外币计价、人民币结算的合同,或进口企业因折算汇率不确定又需以人民币支付关税等经常项目交易背景,也可以应用于境内企业借用外汇贷款、境外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等资本项目交易背景。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作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一项工具,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收付外汇资金不确定、折算风险敞口管理工具缺位等问题。

内容提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经贸投资中。任何形式的经贸投资都与资本流动密切相关,而资本在各国各地区流动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外汇,因此企业在对外贸易与跨境经营中的汇率波动成为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稳定因素,汇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也日趋复杂。


一、企业汇率风险的识别

汇率风险是汇率波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既表现在与现金流相关的交易上,也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波动。

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汇率波动影响现金流造成的现金流风险,二是与现金流无关的汇兑损益风险(单体报表)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风险(合并报表),三是因为预测到的汇率变动而影响企业未来收益和企业价值的经济风险。

二、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的相关法规与操作

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的出台是我国外汇管理理念转变的体现。近年来,外汇管理局通过完善和修订政策法规,强化原则性和导向式监管,弱化细节式和操作性管理。

2018年2月13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18]3号)中,明确了在符合实需原则前提下,银行为客户办理的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到期交割方式可以根据套期保值需求选择全额或差额结算,差额结算的货币为人民币。

随后,2018年5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就该通知进行了政策解答,阐明了实需交易原则旨在强调外汇衍生品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不限制交易背景的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性质,并举例说明了几种应用场景。

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被市场称为中国版无本金交割(C-NDF),与一般意义的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有所区别。一般意义的无本金交割远期是交易双方在签约日约定名义金额、远期汇率、交割日等交易要素,并在约定日期按照约定的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差结算差额,结算货币往往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如美元。无本金交割远期是针对在有外汇管制的国家或地区经营的企业,因管理汇率风险之需而衍生的金融产品。

而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则更类似于对远期结售汇交割形式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更强调实需原则。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同远期结售汇全额交割一样,银行与客户需要约定在某个未来时点的交割汇率,同时差额交割需要在签约日再另外约定一个交割日的参考汇率;到交割日银行与客户按签约汇率与到期日即期汇率参考价轧差交割,银行与客户之间多退少补,并且以人民币交割结算。


三、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的应用

1.在与现金流相关的交易中的应用

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既可以应用于企业签订以外币计价、人民币结算的合同,或进口企业因折算汇率不确定又需以人民币支付关税等经常项目交易背景,也可以应用于境内企业借用外汇贷款、境外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等资本项目交易背景。

以企业借用国内外汇贷款拟购汇还款为例:

某企业于20X8年3月31日向银行借入半年期国内外汇贷款1000万美元,还款日为20X8年9月30日,企业预计贷款到期前有出口收汇可用于还款。为控制汇率风险,企业同日在银行办理远期购汇1000万美元,并约定以差额方式交割。

1. 若企业在贷款到期前收汇500万美元,则企业于20X8年9月30日即期购汇500万美元,购汇支付人民币3440万元。而企业因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获得差额交割收益人民币462.3万元[1000*(6.8792-6.4169)],相当于企业以(3440-462.3)/500=5.9554购汇500万美元。最终企业以现汇500万美元和购汇500万美元偿还贷款本金。

2. 企业在贷款到期前未有美元现汇收入,则企业于20X8年9月30日即期购汇1000万美元,购汇支付人民币6880万元。而企业因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获得差额交割收益人民币462.3万元,相当于企业以(6880-462.3)/1000=6.4177购汇1000万美元偿还贷款本金。

表1 美元兑人民币即远期报价

2.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相关中的应用

自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来,对外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施行更是丰富了对外投资的形式。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境内母公司不仅在现金流方面需要解决贸易投资资金的本外币汇兑管理问题,也在合并报表层面需要更多汇率避险工具。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为企业在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风险方面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境内母公司的财务报表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记账本位币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当地货币,在合并过程中会产生汇率敞口。境内母公司可以在预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后,采用远期工具做净投资套保。

例如,某境内企业集团在德国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为欧元,境内母公司编制财务报表的原则为:将子公司本位币(欧元)报表折算为母公司本位币(人民币)报表时采用现行汇率法,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发生当期平均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确认为所有者权益项下的其他综合收益。

20X8年1月31日某境内母公司根据前一年度审计报告及经营预算,预计其德国的全资子公司20X8年年末净资产为500万欧元,且预计年末欧元对人民币贬值。20X8年1月31日,境内母公司因合并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而承担的汇率折算风险与银行续作远期结汇差额交割,规模500万欧元,交割日为20X8年12月31日,约定参考汇率为交割日中间价。

20X8年12月31日,企业因合并报表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500*(7.8473-7.8553)=-4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企业因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获得差额交割收益人民币500*(7.8693-7.8473)=11万元,如该远期结售汇业务符合企业套期会计确认条件,则该收益形成的利得属于套期有效的部分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

表2 欧元兑人民币即远期报价

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更多思考

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作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一项工具,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收付外汇资金不确定、折算风险敞口管理工具缺位等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差额交割在应用时可能会将企业的账面浮盈浮亏变成资金的实盈实亏,企业需要结合实际资金和业务需求情况,审慎选择全额或差额交割的交易方式,避免盈利冲动而造成保值变投机等违背风险管理初衷的情况发生。

远期结售汇差额交割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并不适用于企业面临汇率风险的所有场景。建议企业可以建立一个涵盖财务报表、预算管理、市场资讯的基础信息集,以此为基础搭建全面风险敞口模型,开展事前规避、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动态跟踪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