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被媒体报道出的“雅虎男孩骗局”,情节之荒诞,诈骗金额之高昂,让人匪夷所思,还有更多的受害者囿于“面子”,在被骗后并不会选择报警或者求助媒体,而是隐身于各大贴吧网站,匿名曝光自己的遭遇。以网络恋情诈骗,是雅虎男孩们最惯用的方法之一,用他们的解释就是随便找个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网站,注册一个账户,放点网上的帅哥、美女照片,用这些真人信息作为造假来源。

当代社会,交友软件早已成为了人们期望中的“脱单神器”。

那些在现实中对生活感到不满的人们,肆意享受着网络的过滤效果,追求一段凭空发生、却可以轰轰烈烈的恋爱。

然而一边是甜甜蜜蜜、如火如荼的网络恋情,另一边却有不少人因网恋被骗钱骗财,甚至成了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

放眼全球,因为网络恋情而产生的诈骗行为比比皆是

在美国,仅2016年一年,联邦调查局就收到了近15000宗有关网恋欺诈的投诉,同比2015年多出了2500宗。

在英国,根据国家犯罪机构的报道,与网络约会有关的犯罪在5年内增加了450%。

在中国,交友诈骗的数量已经仅次于金融诈骗。

图片来源: FIRSTMET.COM

种种数据,触目惊心…但即便如此,却还有很多受害者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即使被骗了,我还爱着他”。

在这场遍布全球的骗局中,有人因为行骗成为了生活方式达人;有人在和骗子周旋时产生了感情…孤独,正在现代社会中无可救药地蔓延。

我沉陷进去了,被那种氛围给迷住

当Maria Grette第一次发现那个跟她相恋的“58岁丹麦老男人”其实是一名24岁的尼日利亚“一夜情”诈骗犯时,这名62岁的瑞典美术老师是愤怒的。

但没过了多久,她的态度就转变了。

最可怕的并不是他欺骗了我,而是他一度失去了那份纯真…”Maria说。

Maria曾有过一段婚姻,但最终以痛苦和破裂收场,自此她就一直一个人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Maria在交友网站上的收信栏看到一位丹麦人发来的问候。

这个名叫Johnny的男子声称自己58岁,作为土木工程师的他正在英国工作,妻子已经去世,儿子则在曼彻斯特大学念书。

一个人孤单了太久,突然有一个人嘘寒问暖,每天发来贴心的问候,Maria渐渐被打动了。

“我沉陷进去了,被他的话语,被那种氛围给迷住了,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后来他还给我打了电话,用的是英国号码”。就这样,Maria在自己的甜蜜爱情中无法自拔。

随着两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3个月后Johnny答应来瑞典和Maria见一面,但在那之前,他和他儿子需要去一趟尼日利亚参加一次面试。

之后,Maria收到“男友”的消息称他们在尼日利亚被人抢劫了,他儿子的头部中枪急需手术,但他身上没带那么多现金,他在英国的银行账户无法及时取钱。

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当时几乎是冲进银行,转账时手都在抖。”Maria说,“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抓紧把这两个在尼日利亚遭遇危险的人救出来。”

但随着一笔又一笔几千欧元的费用打出去后,Maria渐渐觉得不对劲了,于是她再也没回应这些信息。

然而3周后,她还是接了Johnny打来的电话。

这一次,不再是催钱的电话,而是一场忏悔。Johnny和她坦白了一切,对方是个24岁的尼日利亚“一夜情”诈骗犯。2年前,读完大学后找不到工作,就投身于诈骗行业。

这位小哥向她忏悔道,自己就是个“恶魔”,欺骗了一个“可爱的女人”。得知真相后的Maria,内心也很复杂。

“他说他从来没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他也一直在为我而做着心理斗争。他的诈骗同伙都警告他,不要真的爱上‘客户’,但他并没有听从警告,因为他相信我,不想和我断了联系。”

最终,Maria决定不去报警,反而踏上了飞往尼日利亚的飞机。

在尼日利亚的两周里,她见到自己的“男友”Johnny,两人成功地把以前的“浪漫关系”变成了纯粹的友谊关系。“当我第一次在阿布贾机场遇到他时,他满脸都是泪水,然后我就知道了:我算是彻底认识他了。”Maria说。

Maria还接触了Johnny的许多诈骗同行,她决心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改变他们的现状。

回国后,Maria开始帮助尼日利亚的大学生、美术生和艺术家们寻找来欧洲学习的机会,她帮他们申请助学金和各种资助,让他们可以来欧洲参加艺术展览、研讨会议和比赛等等。

在Maria的帮助和资金支持下,原先的小哥后来去了美国念书,毕业后,则在美国石油领域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图片来源:BBC

非洲土地上的“雅虎男孩”们

Maria对尼日利亚小哥的帮助感人而又励志,但在他身后却有一批又一批的尼日利亚男孩,正在无可救药地沉沦。

从2000年左右开始,尼日利亚就爆发了大量以Yahoo(雅虎)免费邮箱为媒介的网络诈骗案件,参与其中的诈骗者不乏大专、本科学历的学生。

它们本应拥有更美好的明天,然而却热衷于通过网络诈骗来获得财富,当局以及媒体因此给了他们一个绰号——雅虎男孩(Yahoo Boy)

尼日利亚警方在一次行动中抓获的雅虎男孩

以网络恋情诈骗,是雅虎男孩们最惯用的方法之一,用他们的解释就是随便找个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网站,注册一个账户,放点网上的帅哥、美女照片,用这些真人信息作为造假来源。

然后找一个爱上你的人,然后用各种方式讨好,只为一个目的——不停地向她(他)要钱,榨干钱财或是对方起疑后,立即选择下一个目标。

Facebook上40岁以上的白人,是雅虎男孩们的“心头好”,不仅因为这些人有钱好骗,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他们认为“西方人欺负我们这么久,是时候靠我们的力量让他们把钱吐出来了”。

“白人抢劫了非洲人,所以我们应该用白人发明的工具(互联网),去追回被偷走的财富”,这些尼日利亚小伙们,不仅相信自己的行动正义且正当,甚至对受骗者极尽侮辱。

Am I A Yahoo Boy 剧照

在一个流行于网络的视频中,一位雅虎男孩用女孩的裸照骗取了一位白人男性的钱财,并在随后与其视频对话时各种嘲讽、辱骂:

上当了吧,我们是骗子,我们是骗子,哈哈哈!

此时,模糊的手机屏幕上只留下老人迷茫而又不知所措的表情。

但有些时候,即使知道了真相,雅虎男孩们充满“温情”的诈骗方式,甚至不可思议地打动了“金主”。

在英国,最近每年都有超过1000多起英国女性被骗婚的惨案,频频有很多英国老太太和非洲小伙坠入爱河,被骗财骗色的新闻时时发生。

一位白人妇女知道自己上当后,并没有责怪雅虎男孩,反而告诉EFCC(尼日利亚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你们别抓他们,他们让我感到快乐,这就够了”。

你就要做的,就是让那1%的人信服

对于在当地年轻人中泛滥的诈骗方式, 贫穷是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在非洲668所大学的每年1000万毕业生中,几乎有一半人找不到工作,辛辛苦苦做工作挣不到几个钱,但骗骗人就能每周挣好几千。尼日利亚全国人均GDP一年3千美元,而一次成功的诈骗就能赚这么多。

有研究者发现,尼日利亚大学的不少本科生已经把互联网诈骗视为一种生活方式。

病态般追名逐利的雅虎男孩们

图片来源:Agvictor

“有次我朋友在酒吧开派对,碰巧在那里遇到了这些人。他们穿着炫酷,一掷千金,喝最贵的酒,泡最烈的妞。这些人刚好认识我朋友,让我抽空去他们那儿看看。于是,我就这样被他们带入“游戏”之中。”

尼日利亚一位称自己是网骗老手的年轻人易卜拉欣,这样对记者说道。

靠着诈骗变成有钱人,拥有豪车、宅邸、华丽的珠宝以及洒落一地如同纸屑般飞舞的美元——这些形象逐渐铭刻在流行文化中,引起年轻人的钦佩和效仿。

在非洲网站上,有许多如“如何成为雅虎男孩”的经验教程贴

(https://www.nairalovers.com/to-learn-how-to-be-a-yahoo-boy-in-5-minutes-read-this/)

虽然99%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骗子,但是雅虎男孩们懂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网络受众那么多,你就要做的,就是让那1%的人信服。

为此,他们大多会选择团队作战。

吃住和工作在一幢大房子里,有蛇头给他们提供场所和培训,帮雅虎男孩们操持一切生活起居,以便让他们专心行骗。

图片来源:Google

在这种团伙作案的方式下,所有成员分工明确、流水线化作业

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真人照片,按剧情发内容;有人负责建立感情,有人成为出现意外时冒出来的医生或护士,甚至有成员会在受害者产生怀疑时,假装成私家侦探,提供追踪诈骗者的定制服务。

同时,蛇头需要时不时进行招新,让新人替他们在网上搜寻猎物,创建多个Facebook和其他约会软件的账户,从中挖掘潜在客户。

据统计,在全球网络诈骗中仍有1/5来自“网骗大国”尼日利亚,光是2013年尼日利亚网骗就让大约全球网友蒙受了127亿美元的损失。FBI的数据显示,美国交友诈骗的受害者中有82%是女性,五十岁以上的女性被骗了最多的金钱。

不仅是美国,从英国、加拿大,甚至中国,数不清的女性深陷在这类“跨国恋情”中,无法自拔。

截图来源:成都商报

“雅虎男孩”将魔爪伸向中国

拿中国来说,近几年来有关“雅虎男孩骗局”的新闻屡屡传出。这些尼日利亚人冒充成美国大兵或在联合国工作的医生,盯准那些思想单纯或者单身的大龄女性。

2017年10月,50多岁的张女士通过QQ认识了一个自称美国人的尼日利亚人,对方称自己被联合国派驻到阿富汗工作。两人在交流中,张女士被对方的温柔、甜言蜜语所攻陷。在糖衣炮弹中,张女士前后向该男子汇款31万余元,最后一次汇款后,对方仿佛人间蒸发一样,电话再也无法接通。

图为张女士和骗子的聊天记录截图

图片来自中浙在线

2018年3月,一宜宾女教师被同样的骗局骗取金额近169万元。同样,这位女教师是通过微信结识该男子,在两人确定关系后,这位男友频繁以生病住院、工伤赔偿、生意经营等为由,找女受害人借钱。

图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图片来自《成都商报》

2018年4月,北京丰台的陈女士到云南旅游期间,通过微信上收到“附近的人”的好友请求,添加了一名自称退役的美国军人,在此之后,陈女士瞒着家人向这位“美国大兵”汇款589万余元。

图片来自《北京青年报》

这些被媒体报道出的“雅虎男孩骗局”,情节之荒诞,诈骗金额之高昂,让人匪夷所思,还有更多的受害者囿于“面子”,在被骗后并不会选择报警或者求助媒体,而是隐身于各大贴吧网站,匿名曝光自己的遭遇。

图片来自某国内贴吧

在最开始,当来自“雅虎男孩”嘘寒问暖的情话向这些中国女人倾泻而来,她们一度以为自己收获了一段浪漫的跨国恋,但最后却发现自己被骗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自己所有美好、纯粹的情感信任和寄托。

也正是从2018年开始,EFCC(尼日利亚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联同非洲各国加大了对“雅虎男孩”的打击力度,但对于雅虎男孩们来说,面对当局的打击,他们似乎并不害怕。

套用在社交媒体中一位“雅虎男孩”说过的话:“非洲有那么多国家可以供我们作为基地,换个地方就好了。

面对猖獗而嚣张的雅虎男孩,非洲警察也感到尴尬与无奈,科特迪瓦警察局局长Colonel Guelpetchin Ouattara这样对受害者颇多的英国政府说:

“我们正努力控制局面,但也希望英国政府能够充分地宣传,加强人们的警惕...短时间内情况可能还是很糟糕。我为受害者们感到抱歉,他们不是愚蠢,他们只是不了解世道险恶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