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血防岁月

作者:胡广汉

我年过七旬,从事血防三十余载,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时光还是在饭湖村从事血防工作的二十年。

饭湖村,地处原新建县恒湖农场,距鄱阳湖大堤仅约100米,灭螺难度极大。全村 400 余村民因频繁接触堤外湖水(疫水),血吸虫感染率曾高达 30%以上,急性血吸虫感染经常发生,晚期血吸虫病人多例,属超重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1992 年,是我和同事们肩扛工作器材、手提行囊铺盖来到饭湖村开展免费血吸虫病检查治疗的第一年。当时,由于村民们对血防工作并不了解,血防意识淡薄,我们的工作遇到很大的阻力。

初夏的一个夜晚,我躺在村民家里的竹板床上,想着这些天的工作,辗转难眠,突然之间灵感来了,我发现做好血防工作,要从开展全村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始。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我先后找到村干部,与他们促膝谈心,讲述血吸虫病的危害和血防工作的重要性,请求他们支持工作。当天上午,村里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在会上,患晚期血吸虫病的村主任还现身说法,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血防工作。就这样,饭湖村的血防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有一天晚上,我刚躺下睡觉,突然被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惊醒, “胡医师,不好了,有人发高烧昏倒了!”我急忙穿上衣服,赶到一村民家中。看到昏迷的村民,我立即叫来救护车并随车前往医院。挂号、找医生、化验、垫付医费……一直忙到天亮。终于,该村民得救了,原来他得了急性血吸虫病。痊愈出院后的村民及其家人回到村里逢人便说, “多亏了血防医疗队,我们今后一定要全力支持他们工作!”。这件事过后,全村反响强烈,村民们争先恐后地送检粪便和服药治疗,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后来,我调查发现,饭湖村的小学生、成年女性村民和成年男性村民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因为在鄱阳湖的疫水里游泳戏水、洗衣物和捕鱼捞虾而引起的。为此,我于1993年研发出“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行为激励”和“信息传播+行为参与+防护技能培训”的血防健教模式,这一模式的干预效果非常显著。2001年,该项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我从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退休后,被南昌市疾控中心返聘至2012年,依然负责饭湖村的血防工作。当我和同事们离开饭湖村的时候,村民们手持“不忘初心 忠诚血防”的鲜红锦旗涌上村头依依不舍地夹道欢送,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二十年的艰辛和劳顿瞬间荡然无存。

由于我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饭湖村的村民血防知识水平大幅提升,血防意识显著增强。2000–2011 年饭湖村小学生连续 12年 无 血 吸 虫 感染,在全国血吸虫病重疫区率先成功创了“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

(图:我们没有血吸虫病了,瞧瞧我们这滚圆的小胳膊和结实的小胸脯。)

(图:成年女性村民干预后用井水洗衣物,疫水接触和血吸虫感染率均大幅下降。)

(图:成年男性村民干预后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显著提升,未见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

编辑 制作/谌俊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