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眼中李清照是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和画家,兼通音乐,多才多艺,令人观止,然而,受惠于家族和丈夫赵明诚,李清照还是南北宋年间富有特色闺秀藏书家。乡居十年李清照辛苦经营,所谓“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节省下来的前多用来购置图书碑文,这对于出身官宦士大夫家庭,养尊处优贵族妇女李清照,难能可贵,也终使李清照成为北宋年间屈指可数闺秀藏书家。

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政治,由此导致文风、文品尚雅非狂。最高统治者的认同和推崇,文治的时代造就的“尚雅”和“尚博”的时代风气,士大夫阶层以追求高雅的情趣和广博的学识为荣。

宋代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尚博。尚博简言之就是崇尚广博的学识。尚博之风始于宋代开国。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驰名后世。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宋史》

《宋史》中记载他:“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晩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宋代开朝之始崇尚文治的治国需要中,就有“尚博”的要求,因而博学多识的文人士大夫享有非常尊贵的地位,在君王的倡导下,这成为宋代文化的一种风气。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宋人好古尚博

在这样的文化精神氛围内,尚博之风至宋大盛,成为文人的一种自觉追求。文化艺术各门类之间出现了互融互通现象,这是文化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面所必然出现的交叉互融现象。

宋代加速了官吏的文士化、学者化历程,加速了文人的文化、审美素质全面提升的历程,他们不是以单一的文化、艺术的角色出现,而是文化、艺术的全才、通才,而且在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情趣高雅之上。他们身上总是兼备数艺、数技。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苏东坡怀古图

例如苏轼不仅诗词文赋俱佳,还擅长书法绘画;而作为政治家的范仲淹,既是诗人、词人、散文家,还是音乐美学家。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范仲淹塑像

宋代文人还具有自觉拯救文化异珍,填补前人空白的使命意识。以其间的代表人物欧阳修为例,他不仅诗文盖世,是《新唐书》的主要撰写者,还雅好集古,后编有《集古录》,虽今散佚,仅余“跋尾”,仍为我国早期金石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欧阳修的努力引发了宋代名士的竞相效仿,于是推波助澜,始成大观。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欧阳修纪念馆

赵明诚就是在《集古录》的感召下旷日持久的专于此道,终集录《金石录》两千卷,其在《金石录·序》中写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以广异闻。后得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读而贤之,以为是正讹谬,有功于后学甚,大惜其尚有漏落又无岁月先后之次,思欲广而成书,以传学者。于是益访求藏畜凡二十年,而后粗备上自三代,下讫隋唐五季,内自京师,达于四方遐邦绝域,夷狄所传……凡古物奇器,丰碑巨刻,所载与夫残章断画,磨灭而仅存者,略无遗矣。因次其先后,为二千卷。余之致力于斯可谓勤且久矣,非特区区为玩好之具而已”。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赵明诚《金石录》

赵明诚集古之志,起于欧阳修著作及其精神的感召,而其投入其中之心力,较之欧阳修有过之而无不及,耗费时间和成书数量皆为欧阳修的两倍,可见欧阳修对金石集古之风的倡导和带动之功。

{!-- PGC_COLUMN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世人眼中李清照是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和画家,兼通音乐,多才多艺,令人观止,然而,受惠于家族和丈夫赵明诚,李清照还是南北宋年间富有特色闺秀藏书家。

南渡前清照藏书和她婚姻一样,处于幸福平稳期。《金石录后序》记载,新婚后,每月初一十五,赵明诚从太学请假回家,把衣服抵押在当铺,得500铜钱,走进相国寺,后买碑文后回家,夫妇相对展玩。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李清照与赵明诚

后来,赵明诚学成出仕,济上越来越宽裕,又广为出游,四处搜集,要完成自己尽收天下古文奇字的夙愿。经过曰积月累,夫妇俩的金石图籍藏品日见丰富。

赵明诚受政治牵累,与李清照隐居于青州乡间十余年,以后又连任了莱州和淄州的地方长官。这段隐居和山仕的岁月,正是赵、李夫妇生活相对平静,经济状况也比较富裕的阶段,也成了他们藏书事业丰富发展的阶段。二人将赵为官的全部俸禄用来从事金石书画的收藏,每得到一部珍贵的书,都要二人共同校勘,整理装潢后题签书名。

宋代“闺秀藏书家”李清照

李清照遐思图

乡居十年李清照辛苦经营,所谓“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节省下来的前多用来购置图书碑文,这对于出身官宦士大夫家庭,养尊处优贵族妇女李清照,难能可贵,也终使李清照成为北宋年间屈指可数闺秀藏书家。

赵明诚在动乱中奔波劳顿而染疾去世。当时遗留给李清照的犹有书两万卷、金石刻两千卷。遗憾的是南渡后珍贵金石书画全部散尽,无奈,一个爱书和藏书的人,处在这种乱世,亲眼看着自己平时的收藏在动乱中损失、流散而又无可奈何,可以称得上是最大的不幸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