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五常

来源:经济学家圈

我认为北京的朋友不要回敬美国抽关税,更不要鼓励美国自制稀土原料。今天中国的经济情况不妥,主要不是源于贸易战,而是几年前我提出的十一项需要修改的,其中只改三几项重要的,经济立刻会有转机。

《人民日报》六月四日发表了《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一文,指出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带来的互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当然对,我认识的美国经济学者没有一个不会赞同。然而,从刊物读到或在电视看到的西方言论,以及在实际上美国说要采取的措施,却不在于美方的贸易逆差大:一位同学正确地指出,美国的贸易逆差历来都是那么大,只是这些日子美方的贸易逆差主要是转到中国那边去了。

那么美国推出的贸易战是为了什么呢?特朗普总统说得清楚:他不要在他任总统时见到中国的经济整体超越美国。事实上,有些西方的机构算出,中国的总经济已经超越了美国。这点特氏不能接受,是以为难。美国难,中国更难!想想吧,中国人口与美国人口是四与一之比,总经济超越美国,成为一点二与一之比,从美国的水平衡量中国还是个穷光蛋,但特总统已经不能接受,炎黄子孙岂不是夜长梦多,进退两难?

在电视看到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凡是一个大国的经济超越另一个大国,战争会出现。我们当然希望这样不幸的历史不会重演。问题是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中国的总经济明显地超越美国早晚会出现。人口有四与一之比,总经济达到一点二与一之比不会很明显,但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能达到三十年前邓小平先生希望的小康——我的大略估计是中美的总经济约二与一之比(即是中国的人均收入约美国的一半)——不算奢望,中国是有机会达到的。但这是代表着中国的总经济倍于美国,过于明显了。从今天的国际舆论看,美国不能接受,是以为难!

我希望北京的朋友能低调处理自己的经济发展。逆来大可顺受。贸易受到挑战,中国大可不战,索性推出零关税,先从英国入手,继而是欧洲的先进之邦,跟着是美国,再跟着是日本,最后才转到印度、越南、非洲等地区去。我是大约地按着不久前我写深圳分析过的国际上的工业最低市值工资来排列零关税推出的先后次序。

说到今天特朗普总统反对的中国科技知识的引进,邓小平先生当年推出的合资政策做得对,跟着以市场换技术也不俗,而再跟着的人才政策比较困难,因为人才的组合要办得好不容易。这方面北京的朋友要求教于任正非先生了。

听说美国好些大学科目再不收取中国的学生。这些日子一些从美国回家度假的中国学生,竟然害怕不能再获签证到美国去。别无选择,北京要大事改革中国本土的大学制度。几年前我出版了一本题为《科学与文化》的书,详细地解释了大学要怎么办才对。

另一方面,我老是觉得,虽然特朗普总统是个聪明人,他的智商这里那里有点小毛病。好比他说美国抽中国货的进口税全部是由中国支付的——可能对,但需要的是中国输美的物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一律是零!几天前听到美国推出的禁止中国学生到美国就读的科目,他们可能忽略了在那里的大学教这些科目的不少是炎黄子孙。十年树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了,而今天有网上授课这回事。

所以我认为北京的朋友不要回敬美国抽关税,更不要鼓励美国自制稀土原料。今天中国的经济情况不妥,主要不是源于贸易战,而是几年前我提出的十一项需要修改的,其中只改三几项重要的,经济立刻会有转机。

不久前我发表关于深圳的讲话,在网上读者多,先是欣赏,跟着有微辞,说我对深圳是过于乐观了。三十八年前我肯定地推断中国会改走市场经济的路,给几位诺奖得主骂个半死。昔日牛顿说苹果脱离了树枝会掉到地上去,为什么没有给人骂个半死呢?经济学的命运与物理不同,只因为从事经济推断的人不懂得怎样运用几个简单的原则。如果同学们能细读我快要再版的改为五卷的《经济解释》,会知道我推断深圳将会超越硅谷就是牛顿推断苹果会掉到地上那么简单。可惜在时间上不容易看得准。一九八一年我推断中国会改走市场经济不仅对,其中的细节也对,只是在时间的速度上我低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