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0日晚,范妮亚教授将到南京先锋书店,与奥兹作品中文译者、希伯来文学专家钟志清老师,南京大学副教授但汉松老师,一起纪念作家阿摩司·奥兹。就在去世前一个月,奥兹还在给中文版译者钟志清的邮件中,说起他的女儿、历史学家范妮亚教授访问中国之事,并关心《犹太人与词语》一书的翻译进展。

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以色列最杰出、最具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与世长辞。

阿摩司·奥兹曾在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写道,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化身成书。

奥兹真正做到了。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作家生涯里,他坚持每天清晨4点起床,散步,然后就坐下开始写作。奥兹用他写故事的专属黑笔和写评论的专属蓝笔,为我们留下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化身成书

奥兹特别有中国缘。

从上世纪90年代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他的首批五本图书开始,奥兹热便在中国发酵,从未降温。

2007年,奥兹公认的巅峰之作《爱与黑暗的故事》中文版首发,以绵密细致的文字,娓娓叙说一个犹太家族和整个犹太民族百余年间的兴衰起伏。

他也于同年8月至9月访问中国:

“我曾经无数次地来到中国,不过那是在梦里,现在我真的来了。请别问我现实的中国和我梦里的中国有什么不同,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在梦中。”

奥兹的第一次中国行收获了众多中国作家和学者的推崇。莫言、阎连科、毕飞宇、池莉、徐坤、徐则臣、许知远等纷纷成为他的忠实粉丝。

2016年,奥兹第二次受邀访华,接受首届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授予的年度“国际文学人物”奖,并出席《乡村生活图景》首发式。

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化身成书

在首发式上,奥兹亲自推荐了他与女儿范妮亚合著的文学随笔集——《犹太人与词语》(即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就在去世前一个月,奥兹还在给中文版译者钟志清的邮件中,说起他的女儿、历史学家范妮亚教授访问中国之事,并关心《犹太人与词语》一书的翻译进展。

奥兹许诺:“此书出版时,我将再来中国,或许跟范妮亚一起。”

令人扼腕的是,奥兹先生的第三次中国之行已经成为永远的遗憾。

距离奥兹先生上次访华整整三年,在《犹太人与词语》将要付梓之际,奥兹长女、此书的合著者之一范妮亚教授受邀来到中国,践行她挚爱着的父亲与中国读者的约定。

6月10日晚,范妮亚教授将到南京先锋书店,与奥兹作品中文译者、希伯来文学专家钟志清老师,南京大学副教授但汉松老师,一起纪念作家阿摩司·奥兹。

“那些爱他的人,谢谢你”

——阿摩司·奥兹纪念沙龙

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化身成书

嘉宾

范妮亚·奥兹-扎尔茨贝格尔

钟志清

但汉松

时间

2019年6月10日晚 19:30-21:00

地点

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

主办单位

译林出版社

嘉宾介绍

范妮亚·奥兹-扎尔茨贝格尔

(Fania Oz-Salzberger)

阿摩司·奥兹长女,历史学家,

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现任以色列海法大学教授,兼任欧洲犹太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位。

钟志清

希伯来文学博士,奥兹译者。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东方文学研究室主任。译著有《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乡村生活图景》等。

但汉松

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英美文学博士,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和写作。

译有托马斯•品钦、朱利安•巴恩斯和桑顿•怀尔德作品若干,著有评论集《以读攻读》。

活动无需报名,现场参加即可。

现场购买奥兹作品的朋友,将获得作家卡片一张,可在活动结束后请嘉宾签名留念。

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化身成书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化身成书

点击下图,购买阅读更多奥兹作品:

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化身成书

本期编辑:彭波 西子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