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孝陵在南京。【图2,明孝陵】。

本文作者黄强

明代建都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棣继位后迁都北京。明代有皇帝16位,北京昌平十三陵只有13位皇帝的陵寝,另外三位皇帝哪去了?十三陵之外的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陵在北京市郊的金山口(以王礼安葬,嘉靖时期才改为帝陵安葬);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知下落,没有陵寝。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孝陵在南京。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俯瞰明孝陵】

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2003年7月3日,明孝陵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是申遗成功的第15个年头。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2,明孝陵】

明孝陵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有明清皇帝第一陵之说。何以名孝陵?孝陵是明太祖与皇后马娘娘合葬陵寝,马娘娘谥号“孝慈高皇后”;朱元璋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3,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在位时,就想中了钟山南麓的风水。张岱《陶庵梦忆》记述:“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焉。明太祖与刘诚意(诚意伯刘伯温)、徐中山(中山王徐达)、汤东瓯(东瓯王汤和)定寝穴,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门左有孙权墓,请徙,太祖曰: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及开藏,下为梁志公和尚塔,真身不坏,指爪绕身数匝,军士輂之不起。太祖亲礼之,许以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奉香火,舁灵谷寺塔之。”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调用军队、民工10万人,历时25年。嘉靖十年,更名钟山为神烈山。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4,金陵名胜明孝陵旧影】

明孝陵在钟山之阳,与马皇后合葬,懿文太子朱权附葬于左。设宝城、明楼、御桥、孝陵殿、廓台、墀道、戟门、文武方门、大殿门、左有方门、御河桥等。明孝陵的占地广大,其围墙有45里。有三处大门:西红门、后红门、东西黑门。孝陵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其布局宛如北斗七星,“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相同。北斗七星布局,意在回归北斗,实现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5,明孝陵旧影】

为了保卫孝陵,明代设神宫监和孝陵卫,有军队驻守。卫是明代的军队建制,每卫5600人左右,长官为指挥使。卫所驻地均为军事重镇或要害之地。后来演变为南京的地名孝陵卫、小卫街、卫岗。孝陵里放养长生鹿千头,挂有神牌,不得捕杀。并且禁止树木砍伐。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6,明孝陵石武将旧影】

洪武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正统二年谕;天寿山祖宗陵寝所在,敢有剪伐树木者,治以重罪,家属发边远充军。成化十五年令:凤阳皇陵皇城并泗州祖陵所在应禁山场地土,巡山官军务要用心巡视,不许诸色人等伐木、取土石、开窑烧造、烧山,及于皇城内外耕种牧放作践,有犯者,正犯处死,家口俱发边远充军。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7,神烈山碑】

文武官员到孝陵,都要祭拜。郎瑛《七修类稿》记其事:“明上陵之礼,岁凡三举,清明、中元、冬至也。每遇行礼,文武诸司各遣官一员,而以亲王或驸马主祀事。天下无事,天子于清明日或一行,其忌日则惟遣驸马,而百官不与。其藩王或来朝者亦许谒。孝陵在南京,内外臣僚有事经过者,必先拜谒,否则有罪。”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8,孝陵】

朱棣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南京保留原来中央政府的六部,官员级别略低于北京六部。明成祖驾崩后,陵寝建在十三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孝陵则保留在南京。很多官员来南京,往往都要祭拜明太祖的孝陵。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9,明孝陵大红门】

划成天堑抱天关,铁马戈船日日间,

九叶神孙当北极,千年紫气满钟山。

(王世贞《望钟山》)

陵阙皇灵閟,山河王气遥。

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

玉盌留天地,金灯照寂寥。

如看翠华度,缥缈在青霄。

(何景明《皇陵》)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0,明孝陵宝顶】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也曾来孝陵祭拜,题写“治唐隆盛”。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记载:“康熙甲子冬,大驾幸金陵,亲谒明太祖陵。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而且清朝的这两位皇帝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被时人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康熙、乾隆皇帝祭拜明太祖是为了收买人心,笼络汉人,加强清朝的统治。但是客观上保护了明孝陵。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1,治隆唐宋碑】

康熙皇帝的表率,在清代祭祀明孝陵不受惩罚,因此汉人大臣到南京,也会来明孝陵走走,拜拜。陈廷敬《灵谷寺》诗云:“灵谷钟山事岂同,孝陵不复有遗弓。天留布帽传千佛,人讶金棺识大雄。已堕鼎髯终寂寞,常乘牙象在虚空。神光湧现华严界,塔影江声问志公。”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2,清同治年间维修明孝陵时嵌入陵宫门额上的石匾拓片】

赵翼也有《题明太祖陵》诗:“钟山陵寝郁嵯峨,四海当年一奋戈。宋祖应惭燕地少,汉高犹觉泗亭多。金凫气冷消凉雨,石马年深卧绿莎。何代不留兴废慨,英风要自耿难磨。”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3,明孝陵建筑的雕刻】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御碑倒地破碎。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两江总督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现在的明孝陵建筑就是清代同治年间复建的。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4,明孝陵石像路(陵寝神道)】

环绕明孝陵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并有石雕文臣武将,雕刻艺术精美。南京东郊最美丽的风景就在陵墓神道一带,尤其是秋天,霜染红叶,美的不得了。

#全民热遗#孝治天下明孝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

【图15,明孝陵秋色】

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周边的明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全民热遗#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作为“明清皇家第一陵”正向世人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2019年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