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ry Hill的建筑设计主张自然主义,设计类型多变,从住宅建筑到公共建筑均有涉及,作品遍布澳洲、美国、日本等国,曾获世界设计大奖无数。在高端酒店设计领域,他自成一派的风格独树一帜

“好的建筑能对人的感官说话,不能单靠外表。”

——Kerry Hill

说起顶尖度假圣地,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建筑设计师Kerry Hill,他以其融汇自然的酒店设计而闻名。只有置身其中,方能感受到建筑融入自然的“天人合一”。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于8月26日离开了人世,留下他传奇不朽的建筑作品供世人品读。

现代自然主义的人文情怀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建筑师,Kerry Hill的人生轨迹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波折离奇,反而像极了一个普通人。他在自己的出生地澳大利亚珀斯市读完大学后前往香港和印尼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在新加坡和家乡的弗里曼特尔先后成立了建筑事务所Kerry Hill Architects,从此便开启了他辉煌的建筑设计职业生涯。

他先后荣获Kenneth F Brown亚太文化与建筑学奖、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新加坡总统设计奖等多项殊荣。

建筑师Kerry Hill

Kerry Hill设计的作品可谓“野味十足”,像是巴厘岛的Serai度假胜地、阿玛努萨度假村、马来西亚Datai酒店、澳大利亚Ogilvie别墅,以及涵碧楼等作品,都让人无时无刻想要前去膜拜欣赏。

Kerry Hill设计的不丹Amankora安缦度假酒店

Kerry Hill的设计思想源于现代自然主义,他的作品试图探讨现代主义在当今这个时代及地域与文化文脉中的关联性。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涵盖不同的风格与场所,建筑类型从住宅建筑到公共建筑。独特的风格,使之即便经过30年也不会觉得老旧,仍旧气度不凡、价值不减。

Kerry Hill设计的东京安缦度假村,安缦集团第一家城市度假村,位于Otemachi Tower顶部六层。

可以说,Kerry Hill代表的并非只是一种建筑风格,而是人文体验感的精神,或者说是人文主义与环境主义的结合。他的建筑作品在空间的收放之间,营造出独有的个性,运用极简的手法并大量采用当地特色的建筑材料,最终把这些建筑都化为一个个故事。

Kerry Hill设计的青岛涵碧楼

上海养云安缦

提起Kerry Hill,似乎很难绕开安缦。作为安缦的御用建筑师,Kerry Hill曾经在日本、不丹、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多个国家为它设计过度假酒店。而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的香樟园林,则坐落着安缦位于中国的第四家酒店——养云安缦。

上海养云安缦酒店内景

这座酒店以樟树和古宅为主要元素,一万多棵樟树经历长途跋涉,从江西移植到了七百公里外的上海。经过Kerry Hill的重新设计,这些神圣的樟树在新的土地上枝繁叶茂,并与周围的湖泊一起环绕养云安缦,像极了一座独立的世外桃源。除此之外,酒店的选址也别出心裁,据说它曾是上海的“龙脊之地”,上海最早的人类文化正发源于此。

樟树笼罩的上海养云安缦

除了樟树和古宅之外,Kerry Hill对细节的把控也十分到位。比如,为了映衬园林,他专赴景德镇定制了一系列的陶瓷制品,这些制品的釉色也特别调制成暗灰色,以便巧妙地融入在景色之中。

上海养云安缦中融入环境的陶瓷制品

养云安缦的每间套房和庭阁的四周都环绕林地,光线充足并怡人静居。而位于重建古宅之中的古院一侧则配有一张大床,古色古香的室内环境和静谧的庭院景观相得益彰。

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房间内景

另外,Kerry Hill还在26栋明清古宅中选出曾经的私塾,并以金丝楠木为主要载体,通过器皿与空间的营造,重新设计成如今全新的养云安缦书房——即“楠书房”,以传承古宅的建制与精神。

养云安缦书房“楠书房”

青岛涵碧楼

青岛涵碧楼是Kerry Hill继台湾日月潭涵碧楼之后,睽违15年再度创作的作品,背依凤凰山,三面环海。二度操刀的Kerry Hill并没有照搬先前的建筑经验,而是将一切化无,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齐鲁文化,并将它与酒店文化完美地结合。摒弃繁复炫目的装潢,以极简的现代风格营造出碧海与蓝天交融的悠然与静谧。

Kerry Hill,青岛涵碧楼

青岛涵碧楼耗时六年完工,Kerry Hill称它是“Ongoing Style”的建筑形式,即“前进式”的独特风格。在创新之外强调艺术的永恒价值,“历久弥新”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建筑师大量运用了原石、花岗石、金属等自然材料,这样创作出的建筑非但不会令人感觉陈旧,反而极具魅力,哪怕历经数十年也不会因岁月的更迭而逝去光彩。

Kerry Hill,青岛涵碧楼

除了建筑本身外,内部的各种细节也值得细细品味。Kerry Hill通过一系列青铜制品、光影设计将山东独有的齐鲁文化与酒店文化完美融合,低调中彰显着不俗的品位。

Kerry Hill,青岛涵碧楼中的青铜制品

灯光的安排也是这座建筑独有的特色,它会配合阳光的强弱,在一天中依不同时间和场景,出现七种不同的灯光变化。夜幕降临,树枝、树叶摇曳生姿,这是因为涵碧楼的灯光是从树梢投影到地上,目的是让使用者感受“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的诗境。

Kerry Hill,青岛涵碧楼

作为一个澳洲人,Kerry Hill创作起中式风格的建筑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充满了儒家情怀。也许正是在他的西方逻辑思维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用一种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Kerry Hill,青岛涵碧楼

作为现代极简风格语言的缔造者,Kerry Hill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今天的 “新东方”和 “新中式”设计追随者们。即便他离开了,人们也仍旧能在他的作品中体味空间与光影的美感。

精彩回顾:

如果你的丈夫是一位艺术大师,该如何摆脱他的光环?

癫、疯、痴、狂?文人画家都是“精神病患”?

为何才画一块颜色,动辄就卖上亿?

[编辑、文/张佳琳]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