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昨天(19日)上午在北京启动,本届科技周主题为“科技创新、强国富民”,科技周期间,全国各地将举办2万余场科学科普活动。

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昨天上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启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机柜模型、军机作战飞行模拟器、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超极化惰性气体肺部磁共振成像、放疗移动医疗等460余个展项异彩纷呈。主场核心展区的“军民科技融合成就”展,通过展示航天、航空、深海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展示我国国防科技实力。

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 许强:科技周是让大家了解我们科技创新的一些进展,我觉得可能对培养我们全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此外,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将组织开展一批贯穿全年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包括科技列车云南行,科学之夜等活动。据初步统计,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各地各部门将举办2万余项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科技活动,预计参与人数有望超过3亿人次。全国科技活动周闭幕式将于5月26日在上海举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各地举行科技周活动的情况。

上海:千余场活动向公众开放

19日上午10点,2018年上海科技节在上海科技馆正式启动。今年的上海科技节,将分设10大版块,举办1000多场活动。期间,上海市将有300余家科普教育基地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1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企业将邀请公众走进实验室。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科技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 干频:平时科研院所都是做科研的地方,也不是很适合(开放),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集中向社会开放,让老百姓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做科研的。

今年上海科技节将重点突出线上线下联通,场内场外联动,公众可以通过官方APP“上海科普”了解活动内容及参与方式,一些重点活动,还会为无法到场的观众开通网络直播。

辽宁大连:市民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

19日上午,“2018年大连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大连50多家科普基地将组织开展上百场活动,12所高校院所将面向社会普及科技知识,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

小学生:刚刚看了空气电池,镁块加入盐水,通电能使灯亮,非常神奇。

学生家长: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对科学的认识,这个活动特别好。

安徽合肥:科普博览示范基地走进校园

5月17日,安徽首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普博览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中国科普博览是中科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门户,建设科普示范基地,旨在探索深入融合“互联网+科普”的创新科学教育新模式,让更多的高端科普资源精准服务于广大学生。

科普博览(安徽)示范基地负责人 沙旭:这次我们把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基地请到我们校园里面来,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我们打通了科技跟校园这样一个通道。

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秘书长 肖云:通过在安徽省第一家示范基地的建立,也能够覆盖安徽省其他的学校,这也是我们设置这个基地学校的一个基本的目标和出发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