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6日电(记者 阚枫)“大学新生没有什么‘标配’,如果有,这个‘标配’应当是自强自立,是奋斗。”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6日在北京表示,广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秋季开学前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有关情况。中新网记者 阚枫 摄

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秋季开学前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有关情况。

据介绍,2017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资金总额达1882亿元。今年暑期开学前截至到8月31号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金额达到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前年贷款发放总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4日,全国高校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的新生已经达到了16.8万名。

发布会上,田祖荫介绍,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过于热衷消费,“开学季”成了“烧钱季”。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呼吁,无论是国家资助、社会捐助还是父母给的‘血汗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花这些钱都要知道心疼。”田祖荫说。

田祖荫表示,广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量入为出”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他表示,大学新生没有什么“标配”,如果有,这个“标配”应当是自强自立,是奋斗,各地各高校也把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行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讲座、征文、演讲比赛等专题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