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核电与爆破原子弹的计划,便被一同提出。但因为种种原因,前者屡屡搁浅。

1955年底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薄一波在《原子能计划12年大纲》中指出:“用原子能发电是动力发展的新纪元。”较早提出搞核电站、综合动力系统的设想。

清华大学的吕允文教授曾在媒体上撰文叙述,1964年,清华大学在北京昌平建成了原子能研究基地,代号“200号”。

1970年,在“200号”负责人的建议下,又启动了“03-820”工程,计划在国庆节前把电送到天安门。最后因未攻克关键技术等原因,该工程停建。

上世纪60年代末,华东用电告急。

1970年2月8日

周恩来表态,要靠核电解决上海和华东的用电问题。

中国首座核电站因此被命名为“七二八”工程,但“文革”让它迟迟未开工。

迟迟没有进展的核电计划,甚至让中国人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遭遇了小小尴尬。

1984年,中国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年度会议,被安排与英法美苏四国同坐第一排,这出乎中国代表团的意料。

按照惯例,坐前排的都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家,而中国内地当时还没有核电站。

但主办方表示,中国的台湾已有核电站,“中国有权坐在第一排。”代表团成员、时任国家和工业部部长的蒋兴雄恍然大悟。

“能不能和平利用核能,在当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

2009年初,中国老一代核电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高级工程师俞洁纯,这样表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对于核电发展的迫切:

“美国、苏联等国都和平利用了原子能,中国建核电站却举步维艰。”

按照中央最初的设想,因为华东地区缺电严重,准备在苏南建核电站,选址江苏江阴。

但在之后的进一步论证中,苏南核电站面临着重重困难。

张爱萍曾任国防科委主任,其子张胜的著作中曾提到,苏南核电站的决策,在中央引发了一场争论,就中国核电的发展出现两种意见,是依靠自己、立足国内?还是引进技术、合作生产或成套进口?

此外,还有人从经济角度反对苏南建设核电站。

苏南核电站的造价预算为31.38亿美元,“这对于新中国少量的外汇储备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而如果贷款,苏南核电站发出的电主要销向华东地区,当时的电价每度不到1角钱,没有还本付息的能力。

1979年

苏南核电站被决定缓建,最终也没能搞成。

“苏南”发展核电的大门关闭了,但中国发展核电的步伐并未停止。

1978年12月4日

邓小平在会见了法国外贸部长弗朗索瓦后宣布,中国将向法国购买两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这两台核电机组,后来成为了“大亚湾”的起点。

大亚湾建核电站,是偶然,也是必然。

1978年5月,中国派出代表团考察西欧5个资本主义国家,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是成员之一。在法国,代表团见到了核电这种新能源。多年后提及那次出访,他仍用“大开眼界、很受刺激”来形容那种心理震撼。

王全国向媒体回忆,广东核电的最初设想是1978年时,香港人先提出在广东建核电站。

但与苏南核电站同样,广东也面临着庞大的资金缺口,得自己想办法。且由于该省电力资源并不像华东那样紧张,广东似乎不具备建核电站的先天条件。

恰逢此时,美国一家公司到广东推荐核电,并提出将电卖给能源稀缺的香港收取外汇的办法,这一思路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1979年

广东省电力公司尝试与负责九龙、新界供电的香港中华电力公司接触,双方对合营核电站的想法一拍即合。

同年,水电部派出工作组到广东商议建核电站的事宜。

经过1年的谈判,1980年12月,粤港两家公司联合编写了在广东合营核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数十万字清晰地勾勒出合营核电站“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图景。

其中详细载明,在4亿美元的注册资产中,中方出资75%,核电站建成后,70%的电量售给香港,电价为每度6美分左右,电费均用外汇支付。

可行性报告在1981年4月送审,此后,两家电力公司等待了20个月。

曾任电力工业部部长的李鹏在其核电日记中提到,审批过程中,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论证是否建立合营核电站,争论激烈。

部分支持者认为,合营基本上是无本生意,如果广东不搞,一旦香港自找出路,发展核电的机会就错过了。

反对的声音则坚持,核电事业应该立足国内,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此外,经济测算方面也出现意见分歧。王全国接受访问时表示,有的同志不放心,一听花40亿美元,了不得,而且核电站的投资90%以上是利用外资,许多人想不通。

论证期间,邓小平多次表态支持建立广东合营核电站,并提出东南沿海至少办两座核电站的设想。

1982年12月1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了广东核电站项目。

为什么将核电站建在大亚湾?

当时大亚湾距离香港、深圳均是四五十公里,且附近的海水平净,冷却水源充足,淡水来源丰富,山坡矮小便于施工,又只有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的移民工程,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地质构造好,没有发生过地震……

通过谈判,大亚湾核电站又确定向法国引进核岛,向英国购买常规设备的方案,并由两国的银行向中国贷款40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投资金额的近9成。

1985年1月18日

粤港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合营合同。

1994年2月

在经历了7年多的建设后,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发电。

2008年7月

核电站如约还清了全部贷款,连本带息共56.74亿美元。

夜幕降临,与大亚湾隔海相望的香港灯火辉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