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5月份,通过预考淘汰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只有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尖子”学生继续集中复习,参加高考。现在回头一看,在我人生的路上,有高考,还有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考试、在职研究生考试。

夜读丨那年高考(有声)

我的高考是1981年7月,不过,我1980年就高中毕业了,本来是要参加高考的,恰好赶上当年实施高考前的预考政策。当年5月份,通过预考淘汰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只有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尖子”学生继续集中复习,参加高考。我高一物理成绩很烂,高二被分到了文科班。到了高二我地理学不懂,一个好简单的从东时区跨入西时区是增加一天还是减少一天,总是弄不清楚。毋庸置疑,我是被淘汰的百分之七十对象。预考结束,我就高中毕业了,收拾书包与铺盖行李回到乡下务农。我从幼务农,这是我的本行,除草插秧割稻我都驾轻就熟。但读了快十年的书,连高考都没有参加,心里还是充满了失落与不甘。

1980年下半年,我突然接到高中学校的通知书,要我去学校复读。那个时候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很少,复读较普遍。通知我复读,我和父母亲都很开心。当年复读收取的学费是二块五毛钱。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每门课程都换了老师,我也长大了一岁,心智成熟了一些,更懂得勤奋与刻苦。这一年,我的成绩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尤其是数学成绩进步大。平时,我最盼望的就是发放数学试卷的时候,数学老师总是从最高分念到最低分,学生上讲台领试卷,我经常考第一名。随着成绩的提升,我对高考便怀有了美好的憧憬。1981年5月份举行预考,考试结束后,我们复读班留下来的百分之三十与应届班选出来的百分之三十合成一个班一起复习应考,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

这年高考是7月份举行,一年最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领我们进县城参加考试,这是我长到16岁时第一次进县城。县城的繁华与喧嚣让我感到特别的新奇,我心潮澎湃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绿树成荫的街道、花花绿绿的店铺……我好期待通过高考吃上国家粮,成为一个城里人,住到热闹的城里来。在电影院门口,我看见一个偌大的海报,美人图上写着电影的名字:《胭脂》。我指着画报脱口而出,胭脂!班主任老师听到后大笑一声,对我说:“在想什么呢,要想明天高考呢!”列队而行的同学们哄堂大笑,弄得我满脸羞愧。

考试时我坐最后一排,天气特别热,没有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有一前一后两个老师监考,后面是位女老师,我考试的时候她总站在我身边用一把蒲扇给我扇风解暑。缕缕凉风送爽,心里十分惬意。以后每当回忆起高考,我总会想到这个细节,对那位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久,成绩公布了,我位列班上第二名,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人生的路很长,生命是个动态的过程。现在回头一看,在我人生的路上,有高考,还有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考试、在职研究生考试……当时被称为过独木桥的高考仅仅只是一个起点。人生每一次选择,或者每一个转折,都是一次大考。自然,考试远不止一次,选择更是远不止一次,千姿百态才是生活的全部色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