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对个人而言,“齐家”则是对整个家庭乃至家族来说的,但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即“修身”能以理服人、以德治家,而好的家风可以感染各位家族成员,发奋图强、积善行德,正如《易经》里面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位善长“齐家”的大思想家,他的《曾国藩家训》堪称历代家训中的典范,对后世影响力很大。比如说,咸丰八年十一月,曾国藩给弟弟们写了一封家书,告诉他们:一个家庭,越来越衰败,往往会有2个迹象!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第一,家庭不和睦;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这是一句千古不变的真理,而且越是那些遇到了大灾大难的家庭,越能够深刻体会。咸丰八年十一月,湘军遭遇了三河惨败,6000多人部队全军覆没,素有“湘军中第一悍将”的湘军提督李续宾战死。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最大悲痛是亲弟弟曾国华也战死了,而且连尸首都找不到,于是他“哀恸慎膺,减食数日”。

曾国藩给其他三个弟弟写信说:去年在家里时,我们兄弟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得不和睦,全是因为自己脾气太大、气量太小,真是愧于长兄的称呼。他接着说:“去年我兄弟意见不和,今遭温弟之大变,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明证”,他还告诫弟弟们,以后一定要“力求和睦”!

曾国藩认为:兄弟之间不和睦,这才导致老天降下了灾难,让温弟曾国华阵亡。和气招来吉祥之气,不和招致祸患,这些都是家庭兴衰的明显征兆。家和万事兴,家和则福自生,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所以说,一个家庭,越来越衰败,往往会有这个迹象——家庭不和睦!

第二;家庭成员奢侈享受;

除了反思兄弟之间不和睦,曾国藩还反思家庭中其他成员的不好行为,他发现:随着曾家官运越来越畅通,家人也开始奢侈享受起来,比如出门爱坐轿子,不爱做家务活,女眷不学洗衣做饭等等。曾国藩非常看不惯后辈子孙奢侈享受的行为,认为他们不懂得珍惜好福气,不懂得勤俭持家,而这与曾国藩的“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家训思想相违背。

紧接着,曾国藩强调说:“至于家中用度,断不可不分。凡吃药、染布及在省在县托买货物,若不分开,则彼此以多为贵,以奢为尚,漫无节制。此败家之气象也。

曾国藩的观点是:兄弟们虽然不分大家,但是各个小家的支出,不能不分开。因为每个人家里的花销都不一样,一旦吃大锅饭,就很容易让某些人产生“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要是不分开支出记账,互相之间都会以多花钱为好,崇尚奢侈享受,丝毫没有半点节制,而这就是一个家庭衰败的征兆!

在这之前,曾国藩也在写给儿子的信中强调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所以说,一个家庭,越来越衰败,往往会有这个迹象——家庭成员奢侈享受。

《太上感应篇》云: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由此可见,福与祸,往往是与老天无关,都是人们自己的行为招致的。《曾国藩家书》中告诉大家的一个家庭衰败的两个征兆——不和睦、奢侈享受,我们也可以自我对照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让家庭的好福气多多,家运越来越旺盛!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大家想要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曾国藩大思想,可以去琢磨君的首页专栏查看!

今日话题:

您觉得家训和家风重要吗?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发表您的看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