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脱下军装已有35载,但打我懂事起,父亲就没有丢掉在部队留下的好作风、好传统,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来晨跑、登山,下午坚持做上几组俯卧撑、拉上几个引体向上。爷爷说,父亲从小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去部队也是他自己强烈要求的,就想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1982年12月,父亲参军入伍。那年他刚满18岁,带着一丝青涩与稚嫩,一个人从江西铜鼓踏上了从戎之路。父亲当兵的地方是赣州,也许是接受了两个革命老区精神的浸润与洗礼,在父亲身上我始终能看到他那股老区人民的质朴。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爷爷说,父亲从小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去部队也是他自己强烈要求的,就想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可当兵不到一年,父亲所在的建制团整体解散,120人的连队只能留下8人,父亲因为工作表现突出,有幸地成为留下的人之一。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1985年11月,父亲面临复退。后来,父亲到了民政局,负责优抚安置工作。我记得从我懂事起,每当父亲提起曾经和他并肩奋斗的战友名字时,他的眼神里总是闪着光。

至今,父亲的皮夹里还保存着那张早已泛黄的退伍证,小的时候我还会问父亲,都这么多年了,还留着这张退伍证干啥?父亲笑笑跟我说,等你长大后就会明白了。

后来,我渐渐地明白了这张退伍证对于父亲的意义。父亲感恩部队、感恩组织,如今有了安稳的工作,可军旅生涯的止步,让他心中也留下了大大的“遗憾”。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2008年6月,我面临高考填报志愿,深受父亲的影响我报考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我对父母说:“你们就放心吧,你们的儿子是最棒的,肯定没问题的!”

开学前父母送我去学校,那不仅是我第一次走进军校,也是父亲第一次走进军校。安顿好事项后,父母依依不舍地跟我道别,父亲一改往日的沉默,再三地嘱咐我:“儿子,在学校一定要听指挥、守纪律,跟同学们好好相处……”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他眼神中承载的期望,藏在他心中的那份“遗憾”因我而得到了弥补。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回首这十几年,和父亲的交谈屈指可数,但他总是会坐在母亲身旁“偷听”着我们的对话。父亲很少夸赞我,听到我给家里报告好消息的时候,他也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不出声。偶尔我也会在电话里发发牢骚、抱怨几句,这时父亲就会第一时间把电话抢过来:“儿子,你可得在部队好好干,回馈组织对你的培养和信任!”

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挂牌成立,全国31个省(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厅(局)相继挂牌成立。父亲主动向上级提出要到新单位去工作。他跟我说:“这可是离军人‘最亲’的地方岗位,我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尽管脱下军装已有35载,但打我懂事起,父亲就没有丢掉在部队留下的好作风、好传统,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来晨跑、登山,下午坚持做上几组俯卧撑、拉上几个引体向上。当然,每次回家他还要“搜刮”我的军靴,一个劲地夸赞,“部队的鞋质量就是好!”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11年前的那个夏天,是我逐梦军旅的开始,我毅然背起了行囊,和父亲一样,从铜鼓这片红土地走进心念神往的军营,投身火热的训练场。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时代在变,军装在变,不变的是父亲和我两代人身上扛起的使命和责任……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老兵父亲做了一个决定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曹庭

编辑:李玉洁

编审:任旭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