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多数文物的问世都经历了一波三折,有的是考古发现、有的是家族世代流传、有的是由民间捐赠。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件文物就是通过最后一种渠道公之于众的,只不过它的捐赠方式比较特殊。

香港突降一把越王剑,日本欲出高价收购,店家:我是中国人,不卖

提起青铜剑,想必大家立马就能想到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把被誉为“国宝级文物”的越王勾践剑。1995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在香港古玩店闲逛时,无意间发现了另一柄越王剑,它不仅外表与勾践剑极为相似,甚至剑身也刻着八个大字,如果换做是常人或许第一眼就把它当做假货否定掉了,但马承源毕竟是“中国青铜器鉴定第一人”,在亲眼过目之后,他确定这就是与勾践剑同时期的宝剑。

香港突降一把越王剑,日本欲出高价收购,店家:我是中国人,不卖

马承源

虽然卖家开出了100万港币的天价,但他仍抓紧联系国内,试图收购这把剑,可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的上海博物馆一时间根本无法筹集出这笔资金。然而此时更关键的问题出现了:不知消息怎么传入了日本人耳中,他们在得知这把剑的珍贵性之后,竟然立马出资150万来抢购。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中,马承源一度陷入了绝望。

香港突降一把越王剑,日本欲出高价收购,店家:我是中国人,不卖

好在当时杭州的一个钢铁集团及时出资136万元港币将此剑赎回,而这把剑的卖家念在爱国情怀,放弃了将它卖给日本人的念头,即便当时香港仍未回归。此剑被赎回后立马就被捐给了浙江省博物馆,如今它已成为镇馆之宝。

香港突降一把越王剑,日本欲出高价收购,店家:我是中国人,不卖

那么这把剑的剑主究竟是谁呢?经鉴定,它是越王勾践之子鼫与的佩剑,因剑身刻着的八个大字“戉王戉王、者旨於睗”而得名“越王者旨於睗剑”。《史记》记载:鼫与的六年间,冶师为他精心铸造了一批兵器,其中包括多柄青铜剑,要算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保存得最为完好。虽比不过越王勾践剑,但也绝对称得上是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

不得不说,如果当时马承源没有坚定决心,或者钢铁集团没有及时救场,恐怕这把剑至今还是流落他乡,难归故里。

文/子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