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

27日,网传便利蜂要求全体员工考逻辑和数学,考试不及格会被开除。考试范围涵盖了函数、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概率、求导等。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1月28日午间,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在内部邮件中回应此事称:资金越充沛,需要的平均人员能力就越高。每个总部员工的数学逻辑能力对于便利店业务尤其重要。便利店业务每一天都需要大量的基于数学逻辑评估的小决策。数学逻辑好,绩效不一定超越预期,数学逻辑不好,绩效很难达成预期。

另有便利蜂内部人士表示,真实情况为考试仅仅针对总部基层员工,并不要求全员掌握高等数学,而是高中数学。考试难度不会太高,而且也与工作相关。考不过也不会和辞退挂钩,而是会培训后再补考。

该内部人士提供了一份试题样本:

某门店实行一两菜制度售卖热餐,每两2.5元。某日,门店进货三个菜品,分别是土豆炖牛肉30份,西红柿炒鸡蛋25份,宫保鸡丁20份(三种菜每份均为160克)。当日废弃土豆炖牛肉5份,西红柿炒鸡蛋3份,宫保鸡丁7份,其余全部销售,不考虑其它因素,当日热餐销售收入为多少元?A.480 B.450 C.460 D.500

北京商报记者从便利蜂人力资源部发给员工的邮件中了解到,便利蜂在过去的一个月进行了2018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其中,绩效为S和A(超越预期)占总部人数的13%。绩效3级及以下占比25%,4至6级占比66%,7级及以上占比9%。绩效为C(不达标)占总部人数的9%。绩效S,A,B,C的员工对应不同的奖金系数。

另外,对于总部办公室3级及以下员工,将会在入职、转正、以及每一次绩效考核的同时,对相关岗位员工进行数学及逻辑能力测试(题目难度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标准,其中数学的要求等同于高中代数部分要求)。

庄辰超表态强调,体面的生活是要靠奋斗,不是靠混,更不是靠躺地打滚。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有网友认为,很多公司都有末位淘汰,没理由只进不出,考试也是正常;也有网友认为,公司吃相太难看,如果岗位对数学有要求,应该在招聘时就作出考核,而不是招进来再以这个理由开除员工。

律师:如因此裁员涉违法

对此,北京市易凯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林峰表示,用人单位的行为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林峰律师称,用人单位只有员工在不能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和调整仍达不能工作岗位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上述规定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然而,网曝的便利蜂公司要求员工参加数学考试没有法律依据,且也与员工的本职工作没有关联性。数学考试不及格并不能证明员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且用人单位在没有对所谓不合格员工培训和调整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员工可以诉至仲裁或法院,要求单位给付赔偿金。

裁员风波

前不久,有认证为便利蜂员工在脉脉上反映,便利蜂正在裁员,hr让员工主动离职,不离职的以违纪为由,强制开除。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有员工表示,便利蜂年底已经裁了一批应届生了,没有补偿,这两天又要裁社招的,也不给补偿。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另据便利蜂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为了防止劳动者抱团,此次裁员是小规模、多批次的分批裁员。“第一批是应届生被裁30%;第二批是社招末尾淘汰,且没有赔偿;第三波是社招答辩没过为由裁一波;第四波是文化考核,再裁一波。这些都不给赔偿,要赔偿就说让你背调过不去,而且仲裁他们也不怕,目无王法!”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还有员工反馈称,“各种强制离职手段都用上了,没收员工电脑,关在办公室不让出去,强制签字。”

对此,三言财经向便利蜂方面求证,对方回应称,“是正常年末绩效考核,有些员工绩效没达标。”

零售电商“明星”,经营方式曾受质疑

作为业内公认的零售新军,便利蜂曾“疯狂”进军所有风口行业,一度被看作零售电商的明星。

目前便利蜂已在4个城市开设了近600家店铺。2019年,便利蜂计划以两倍于之前的开店速度,目标完成新开业店铺数量超过1000家。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自由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便利蜂”)成立于2016年12月21日。由原去哪儿CEO、斑马资本创始人庄辰超,携手7-ELEVEn高层、邻家便利店创始人王紫及其团队创办,注册资本1亿美元,可谓“家底”丰厚。便利蜂在17年2月份开出第一家门店,截止18年2月8日已开百店。

互联网公司裁员又出新招:数学考试!不及格者炒掉!

卸任去哪儿CEO后,庄辰超曾一度淡出了大众的关注,随后其试水“新零售”创立便利蜂又引发了关注,便利蜂也一度因为“疯狂”备受关注。

2017年2月,便利蜂获得由庄辰超与去哪儿前CFO赵轶璐、去哪儿前CTO吴永强共同创立的斑马资本3亿美元融资。

2017年2月14日,便利蜂在北京中关村地区5店齐开,一时备受关注。与普通便利店不同,便利蜂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新注册即送7张低至4.9折的优惠券,且预定自提或店内商品通过APP付款常有折扣,优惠力度不小。

据报道,当时便利蜂方面透露的开店目标是2017年内150家,另有接近便利蜂的业内人士称年内计划开店数目为500家。彼时已经运营12年的便利店7-ELEVEn在在北京的店铺总数也仅为219家。

不仅如此,便利蜂在开设线下便利店的同时也开始大举扩张的路子,不仅投放共享单车,还铺设了无人货架。对于当时已经刺刀见红的市场,这三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大笔资金,单损耗就已经很可怕了,更何况是齐头并进。

2017年9月,便利蜂正式入局无人货架后,有媒体援引数位便利蜂和去哪儿员工消息称,便利蜂无人货架目前开站落地的城市不少于80个,正处在大举招聘阶段,从一线BD、BD经理到城市经理、区域经理、大区经理,来自去哪儿网的员工达到八成左右。

除了收购了无人便利店领蛙,推出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便利蜂还作出买断北京7-11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等一系列动作。

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便利蜂成为北京地区新晋的新零售领域唯一入选企业。

不过,便利蜂的发展真的如外表所见尽如人意吗?

早有裁员风波,大量撤站

2017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便利蜂大规模裁员50人,彼时便利蜂方面回应称,所谓“裁员”只是公司组织了半年度人力资源梳理,有少量业绩表现与业务需求不匹配的员工离职,占比约为2-3%。

2018年3月,有报道称,便利蜂在某个城市员工内部群下发通知:除现有的8个智能货柜试点城市及3个欲铺城市之外,剩余38个已铺设简易货架的城市将全部撤站。此次撤站,将会致使上千名在职员工失业。

对此,便利蜂给出的回应是:撤柜的原因主要是在布局智能货柜时发现,智能货柜的产能无法跟上便利蜂城市扩张,因此公司会优先选择首批城市做高密度、智能化覆盖。便利蜂选择了“急刹车”。

同年,便利蜂还尝试了外卖业务,其对外称,采用自营模式,基于自身门店资源,向消费者提供30分钟三公里配送服务。对此,不少人质疑,便利蜂重模式下持续的高投入所带来的巨大运营压力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尽管去年10月就有传闻称,腾讯和高瓴资本对便利蜂进行了一轮融资,估值约16亿美元,其中腾讯和高瓴资本分别持股8%。但便利蜂、腾讯和高瓴资本都未对此给出确定的回应。

2017年庄辰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率地承认自己早已财富自由,当不以追求短期财务回报为核心目的。他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就想选择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领域。”

如今,新零售也好,共享单车也罢,都遇到了许多发展瓶颈,曾经风光无限的头部玩家大多草草离场。便利蜂今后如何,时间自有判断。

21财闻汇近期好文

我们其它小伙伴

21Tech

长按并识别关注

21早新闻:专注财经领域,为您提供兼具速度、深度和广度,同时有热度、态度和锐度的财经资讯,致力于提升您的财富价值。21金融圈

长按并识别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