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第八十七回(《水浒》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祝永清带兵征讨猿臂寨,不仅没有消灭对方,反而自己也投降了陈希真,并且做了对方的女婿。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八十八回“演武厅夫妻宵宴,猿臂寨兄弟归心,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陈希真答应祝永清次年三月再让他和陈丽卿成亲,但在这之前二人以姐弟相称。重阳节当天,陈希真聚集众人,陈丽卿、祝永清二人初次见面,彼此都看上了对方。席间,祝永清舞剑,陈丽卿不甘示弱也一起舞,之后又撺掇众人到大教场上和祝永清比箭,最终陈丽卿技高一筹,祝永清这才心服。席散后,陈希真借口离开,祝永清、陈丽卿二人独处,互诉心事,又论武吟诗,祝永清提出送陈丽卿一副女甲当聘礼,但甲在其师傅栾廷芳处,之后先去休息了。陈丽卿因为喝多了,耍起了酒疯,用兵器把一个女兵打伤,幸而陈希真赶到,才让她回去休息。第二日陈丽卿知道后,颇为后悔。适逢真祥麟等活捉了祝万年上山,祝万年“表演”的一番,也顺势归降了陈希真,又去召其师傅栾廷芳入伙。栾廷芳在来时的路上遇到了栾廷玉的徒弟傅玉,对方要去马陉镇上任。栾廷芳将女甲带到猿臂寨后,没想到陈丽卿却穿不了。

水浒后传,此人收编祝家庄残军?宋江势力遭遇最强对手


都头曰:此一回的内容相较于前些回的征战厮杀、刀光剑影要柔和很多,算是猿臂寨势力的壮大开端。如果说陈希真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猿臂寨是他的小公司,那么本回内容就是描写陈希真的小公司如何“改组扩容”的。本书写到这里,笔者要交代一下,《荡寇志》一书中,最终剿灭梁山的主要力量有四个,一个是张叔夜集团,一个是云天彪集团,一个是徐槐集团,还有一个就是陈希真集团。而开篇到本回,代表着陈希真集团基本成型,骨干成员基本到位,而这也代表着梁山正式多了一个劲敌,逐渐走下坡路了。说完这些,让我们先来看看此回涉及的历史典故。

水浒后传,此人收编祝家庄残军?宋江势力遭遇最强对手

此回所涉及的典故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典故是祝永清见识过陈丽卿高超的箭术后,暗喜道:“我得此人为妻,何愿不足,更有何求,真不知是那世里修得!”范金门在句末批道【饱满充足之言。贾大夫事却倒用转妙。亦感魏虎臣否。】范金门所说的贾大夫事出自《左传》一书,书中记载“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春秋时期贾国有个大夫,生得貌丑,却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他的妻子对他没有好感,结婚三年不说话也不笑。后来周王来贾国,在打猎时,周王让贾大夫射雉鸟助兴,贾大夫用箭成功射下雉鸟,这才取悦了妻子,令其第一次露出笑容并开始说话。在《荡寇志》中,祝永清长相俊美,与贾大夫正相反,祝永清一开始就因为长相获得了陈丽卿的好感,所以范金门说祝永清得陈丽卿青睐是贾大夫故事的倒用。

第二个典故是陈丽卿喝醉了用枪打伤女兵后,第二天陈希真教育她道:“并非禁你不许饮酒,只是要有绳墨。年轻女孩儿,那好如此!”丽卿道:“兄弟说有两副甲要送孩儿。”范金门在句末批道【脱卸得妙,想见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光景。丽卿只顾甲。】“王顾左右而言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出自《孟子》一书,孟子当初到齐国想要劝齐宣王施行仁政,但是不好直言劝谏,于是采取了委婉的劝法,孟子先问齐宣王:“假如大王有一位臣子,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却使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又问:"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见时机已成熟,最后才问:“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对他君王怎么办?”齐宣王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孟子的“套”了,只好尴尬地环顾周围的大臣,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了。在《荡寇志》中,陈丽卿因为醉酒惹出事来,被陈希真当面批评了感觉很尴尬,所以干脆学齐宣王,转移话题,缓解尴尬。

水浒后传,此人收编祝家庄残军?宋江势力遭遇最强对手

第三个典故是栾廷芳在投奔猿臂寨的路上遇到了前往青州赴任的傅玉,傅玉劝他不要落草失败,傅玉见劝不住,又闻得万年、永清两兄弟也去了,长叹一声道:“天道何故如此!”范金门在句末批道【雨无正首章,所以呼浩浩昊天也。】“雨无正”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诗的第一句为“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这是周幽王的近侍大臣写的一首讽刺诗。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任君主,昏庸荒淫,任用佞臣,高官大臣们也不为国出力,只知明哲保身,面对苛捐杂税以及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最终周朝大臣联合犬戎等外族势力,在骊山杀了周幽王,攻陷了镐京,西周王朝灭亡。“雨无正”的作者应该是亲眼目睹了西周灭亡的经过,感叹国家灭亡,于是写诗批评讽刺周幽王和那些“不作为”的大臣。在《荡寇志》中,栾廷芳、祝永清、祝万年等人都先后落草为寇,正是天子昏庸、奸臣弄权导致的,但书中却又形容天子圣明,所以作者只好安排傅玉感慨造化弄人搪塞过去,却不敢明说天子不对,这充分暴露出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关于范金门、邵循伯的批语,我们之前已经说过,其内容并非全部是阿谀奉承之词,也有一些是指出俞万春创作上的失误之处的,本回中这个情况又多了一个例子。重阳节当日,陈希真宴请众人是,原文中写“那边客位上,永清第一位,刘广第二位……”范金门在句中批道:【无有挟重服赴吉筵之理,固是仲华疏漏,然亦只好如此。】因为刘母刚死,所以刘广还戴着孝,按照古代父母去世守孝三年的规定,在这三年中,儿女是不可以参加娱乐活动的,而俞万春写到这里估计也忘了这事,被范金门眼尖看了出来,但他仍然为俞万春打了圆场。其实如果真要按照古代的守孝规矩写也不是不可以,安排刘广不参加宴席,代为转达贺喜之语就可以了,不过这可能在作者看来并不算什么,毕竟前回中刘母新丧时,陈希真等众人就已经在猿臂寨不顾礼仪,大摆宴席庆祝了,何况是时过境迁,到了此时,所以范金门为俞万春辩护反而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水浒后传,此人收编祝家庄残军?宋江势力遭遇最强对手

前面笔者已经说过,本回是猿臂寨收罗人才的关键一回,和祝家庄有联系的祝永清、祝万年、栾廷芳,包括后来的栾廷玉都一一入伙。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要问,《水浒传》中梁山的敌对势力不少,除了祝家庄,还有一个曾经射死晁盖的曾头市,就仇恨来说,曾头市似乎更大,但为什么俞万春偏偏选择安排祝家庄的残余和梁山作对,却不选择曾头市?其实这个问题在书中第七十六回范金门的批语中已经给了解释。在那一回中,云威和陈希真第一次提起祝永清这个人,范金门批道【撺点前传,有风起云立之势。盖祝家庄实是朝廷赤子,盛世良民。其守御方面皆食毛践土之所当为,并未背叛,乃遭盗贼横屠,无故遇害,竟无惜之者,作者有隐痛也,故特撰出此人,为之立传,上敌王愾,下修私怨,以舒壮夫之愤。或曰何不写曾头市?答曰:曾头市已降贼矣,子不知耶?】由此可见,俞万春和范金门等认为曾头市曾经和梁山讲和,已经算是变相背叛了朝廷,因此没有资格当忠臣良民。但其实这不过是俞万春、范金门没有好好读原著造成的,因为在原著中,作者对祝家庄的描写就已经表明了祝家庄是个反面形象,如书中梁山本来与祝家庄并无仇怨,但祝家庄庄前的门旗上却写着“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自己拉仇恨,这点就谈不上是“无故遇害”。而后来孙立假装擒了石秀后,原文又写道“一是祝家庄当败,二乃恶贯满盈,早是祝家庄坦然不疑。”在这里,作者用“恶贯满盈”来形容祝家庄,可见祝家庄平日里对百姓是什么态度。后文中梁山打破祝家庄撤军后,原文更是写“乡民百姓自把祝家庄村坊拆作白地。”百姓自觉把祝家庄拆了,可见人心所向。所以俞万春、范金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也是本书中祝家庄残余不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因为名不正而言不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