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经济稳中向好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煤炭、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显著增加,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供需形势更趋复杂,二季度以来煤炭、电力和天然气消费“淡季不淡”的特征明显。

那么,为什么能源领域会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一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力度不断加大,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加快推进。比如,取暖季后,工业和发电用气较快增长,带动天然气消费大幅度增加,二季度以来,全国月均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接近往年旺季消费水平,比去年同期高约30亿立方米左右。二是天气因素的影响。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夏天比较热,今年5月份、6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也高于常年平均水平,空调降温负荷启动较早。三是相关工业企业取暖季后加大开工,错峰用能。

今年以来,电煤需求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国电煤消耗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亿吨,为近十年来少见,增幅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预计迎峰度夏期间电煤需求仍将旺盛,夏季用煤高峰月的最高日耗,将比去年明显增加。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4%,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部分地区未来将可能出现高峰电力紧张。受工业和发电需求持续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天然气需求淡季不淡,上半年表观消费量1348亿立方米,增速高达17.5%。

为积极应对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障供应的复杂形势,国家发改委近期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有3个方面:

一是通过加快优质产能释放、推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保障铁路运输等措施,增加煤炭供应。截至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2亿吨,同比增长9.2%,可用23天;环渤海五港存煤2116万吨,同比增长27.8%。

二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挖掘电力调峰资源潜力,加大清洁能源发电力度,提高输电通道利用效率,灵活组织跨省跨区交易,加强电力余缺互济,强化应急演练,保障民生等重点用电。

三是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挖潜国内气田增产,稳定增加进口资源,提高天然气管网系统整体供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统筹兼顾做好储气库注气和保障当前供应等工作。

总的看,虽然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地区性、时段性供应偏紧情况仍将存在,但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是平稳、有保障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