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不科学#

  • 西医药让你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药让你稀里糊涂的活!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自然的,就是绿色的,就是无害的。

    这,不是有人,而是相当多的人普遍的一种认识事物的逻辑。

    中药都是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的自然物,因而没有毒副作用,或者毒副作用小。

    相反,人们常说的西药,主要是指化学药和生物药,在人们心目中,只要涉及化学,就是有毒有害的,必须远离之,否则总是怕得要死。这种现象其实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一种心理障碍,称化学恐惧症。

    比如,如果把水称为一氧化二氢,把食盐叫做氯化钠,都立马觉得成了有毒物质。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至于药物,是要直接进入患病人身体内的,这种情节更为严重。

    化学药具有数不胜数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整个一毒药嘛

    科学界和药品制造商还似乎嫌人们的对于化学药物的恐惧不够,总是“千方百计”吓唬人们说它们出品的化学药是如何如何的“不好”,说明书上总是充斥着无数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比如,以心血管病人常使用的口服药倍他乐克来说,每天全世界有无以数计的人们都在服用它,很少有人能感觉到它有什么不良反应。

    按照中医爱好者的说法就是,大量实践证明了它的安全性。

    但是,这种药品的说明书密密麻麻写满了两大页(一张纸的双面,下图是一个单面)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小字。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其中,【不良反应】就有这么多: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禁忌】,这么多: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注意事项】这么多: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还有特殊人群用药的注意: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还有一张图塞不下的药物相互作用: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这哪里是在卖药,分明就是为了吓唬人而吓唬人嘛!

    难怪人们老觉得,西药整个就是一毒药,以至很多人对西药总是敬而远之。

    无毒无不良反应无禁忌症的中药

    这也就难怪人们老觉得还是中药好,更安全。

    你看,人家的说明书上从来都是无毒无不良反应无禁忌症。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还是以很多了老年人常用的心血管中成药心宝丸为例,看人家的说明书,小小的单面纸上稀稀落落几行大字。尽管【不良反应】【禁忌症】项下,循所有中成药的常例,挂着“尚不明确”几个大字。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好在,【注意事项】栏下还“装点”上一行半大字。

    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实际上是疗效的一面镜子

    化学药那么多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是大量科学研究中发现的,这包括临床前研究的化学物筛选,实验室药理毒理实验,动物实验,四期临床试验,尤其是所谓第三期临床试验的大规模的多中心大样本组随机对照研究,和第四期试验即上市后的继续追踪监测。

    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化学药如此繁多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的另一面就是其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就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是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本身不可分割的两个面。

    同样的道理,中药“尚不明确”的【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的另一面是同样“尚不明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就是说,化学药这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在极大程度上明确的:有没有用和有没有害,至少弄了个八九不离十。

    而所有中药这枚古币,原本就锈迹斑斑,看不出,实际上也没有人试图去看其正反两面本来的样子——根本没有做过任何研究。

    有趣的是,在中医爱好者看来这叫:

    西医药让你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药让你稀里糊涂的活!

    哇哈哈!

    为什么有人动不动就喝点板蓝根预防感冒?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板蓝根可以预防、治疗感冒。

    有人喜欢用就用吧,高兴就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