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发生在石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休、贾逵、陆逊和徐盛。原文如下: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却说陆逊唤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万军,从石亭山路抄到曹休寨后,放火为号;吾亲率大军从中路而进:可擒曹休也。”当日黄昏,二将受计引兵而进。二更时分,朱桓引一军正抄到魏寨后,迎着张普伏兵。普不知是吴兵,径来问时,被朱桓一刀斩于马下。魏兵便走。桓令后军放火。全琮引一军抄到魏寨后,正撞在薛乔阵里,就那里大杀一阵。薛乔败走,魏兵大损,奔回本寨。后面朱桓、全琮两路杀来。曹休寨中大乱,自相冲击。休慌上马,望夹石道奔走。徐盛引大队军马,从正路杀来。魏兵死者不可胜数,逃命者尽弃衣甲。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曹休大惊,在夹石道中奋力奔走。忽见一彪军从小路冲出,为首大将,乃贾逵也。休惊慌少息,自愧曰:“吾不用公言,果遭此败!”逵曰:“都督可速出此道:若被吴兵以木石塞断,吾等皆危矣!”于是曹休骤马而行,贾逵断后。逵于林木盛茂处,及险峻小径,多设旌旗以为疑兵。及至徐盛赶到,见山坡下闪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赶,收兵而回。因此救了曹休。司马懿听知休败,亦引兵退去。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打算将曹休大军诱入东吴大军的包围圈。曹休刚愎自用,不但轻信了周鲂的谎言,还差点将提醒自己的建威将军贾逵斩首示众。当曹休率军进入东吴大军的包围圈后,陆逊大军发动总攻,曹军伤亡惨重,曹休也陷入绝境。正在危急时刻,贾逵率军及时赶到,将曹休救出。策应曹休作战的司马懿得知曹休大败,也只能领兵撤退,东吴取得石亭之战的大胜。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可胜数”,意为数不过来,形容非常多。不过,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墨翟的《墨子•非攻》中的“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小说中提到的周鲂诈降曹休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周鲂传》载:“被命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令谲挑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鲂答,恐民帅小丑不足仗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赍笺七条以诱休……休果信鲂,帅步骑十万,辎重满道,径来入皖。鲂亦合众,随陆逊横截休,休幅裂瓦解,斩获万计。”这一战也是东吴帝国建国后取得的第一场大捷,改变了淮南一线的攻防态势。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贾逵劝阻曹休之事,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三国志•贾逵传》载:“诏宣王驻军,逵东与休合进。逵度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于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不过,贾逵的劝阻并未改变曹休的决定。此后,曹休率部进入石亭地区,遭到东吴大军的围攻。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三国志•曹休传》载:“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三国志•陆逊传》则称:“七年,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休既觉知,耻见欺诱,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在东吴大军的团团围攻之下,曹休能成功突围,都是贾逵的功劳。据《三国志•贾逵传》载:“(贾逵)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不过,曹休对于贾逵这位救命恩人的态度却远非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自愧”。据《三国志•贾逵传》载:“休怨逵进迟,乃呵责逵,遂使主者敕豫州刺史往拾弃仗。逵恃心直,谓休曰:‘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乃引军还。遂与休更相表奏,朝廷虽知逵直,犹以休为宗室任重,两无所非也。该传注引《魏书》称:“休犹挟前意,欲以后期罪逵,逵终无言,时人益以此多逵。”


此人坐镇淮南,被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却将责任推给救命恩人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兵败石亭的曹休不但没有检讨自己的过失,反倒将责任都推到了贾逵的身上,真可谓是恩将仇报。幸好魏明帝曹睿明辨是非,朝中大臣也大都了解事情的真相。故此,曹休的诬陷才没有得逞。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