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情感丰富,脆弱而又坚强的个体,这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纽带。

我们生活在标签年代,大大小小的各种“主义”,把我们分割分裂开来,种种偏见和刻板印象由此产生。别人以为你说的事同一件事,事实上你说的是两件事儿。就比如现在的社会学概念里,大概没有那个词比“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更容易引起误解的了。在中文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在英文了都是“Feminism”。

说白了就是我们女生霸道呗,女强人。可是做女强人有什么不好的。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就挺佩服女强人的,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买车买房,照样活得光鲜艳丽。走到哪儿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但是有的人就说,女强人不被男人喜欢。说到这让小编想起了《北京女子图鉴》中的陈可。

陈可迷恋的,是属于大城市的一切,只有北京,才能安放她的野心和欲望;张超向往的是踏实安稳的过日子,他留在北京只是想乘年轻多赚点钱早点回家娶妻生子;这些张超却全然不懂,甚至用了一句简单的“有欲望的女人,男人都不喜欢”就轻易否定了陈可辛苦拼来的一切。

自古有男儿当自强,花木兰说过“谁说女子不如男”。自古就有这样的典故。

当别人问我“你是女权主义者吗?”我有时不知道他们说的潜台词是什么,这个“权”是什么“权”,是权利,还是全力?如果是指女人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机会和权利,那么我就是女权主义者。如果是指树立的态度向男性夺取的“权力”,或是忽略男女性别的差异,要求男女平等,我就不认同。毕竟,我们挑战的,是性别歧视的偏见,而不是男性本身。

中国曾经用政治运动的方式把女性一股脑赶进职场,这并不代表中国就完全实现性平等,种种自身的和外在的偏见仍然束缚着女性。

女人,你想要什么标准,就按照什么标准去做,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