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拍摄的满洲里城市一景。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一列来自俄罗斯方向的火车驶过满洲里国门(9月4日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张新晶 摄

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人们从俄罗斯巴士前走过(2002年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发

1999年拍摄的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发

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顾客在选购俄罗斯商品(9月3日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顾客在选购俄罗斯商品(9月4日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游客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的“俄罗斯商城”选购商品(9月4日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张新晶 摄

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顾客选购俄罗斯商品(9月4日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9月6日,一名游客在满洲里套娃广场的纪念品商店选购套娃。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9月6日,俄罗斯商人(中)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的“俄罗斯商城”售卖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人们在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购物参观(9月4日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9月5日在满洲里拍摄的夜色中售卖俄罗斯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摊位。

改革开放以来,有“东亚之窗”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从90年代俄罗斯“背包客”进入满洲里进行贸易活动,到近年来新建免税交易大厅、出口商品品牌厅等设施在互市贸易区投入使用,丰富多样的进出口商品让越来越多的中俄消费者受益。满洲里见证了中俄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从兴起走向繁荣。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