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来自未知。”——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一位恐怖小说家)

  最近NASA终止了一个小行星防御计划。

  因为筹集不到所需的4.5亿美元资金,NASA无限期终止了所谓的“哨兵计划”。“哨兵计划”计划旨在用卫星定位所有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并加以防御。

小行星带艺术渲染图

  人类灭亡的方式其实并不多。饥荒、一般性瘟疫和常规战争都不足以让人类消失,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但有两种情况除外。

  一种是自作自受,如核战争、生物技术失控、全球性的环境毒害;

  另一种是自然灾变,如超级火山、无法治愈的流行病,以及大型小行星的撞击。

  太阳系小行星带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岩石天体,小至尘埃,大如山峰,甚至可以像一个省份那么大。海王星轨道以外的柯伊伯带,以及更远的奥尔特云也是如此,不同的是那里的天体多是冰岩混合物,而个头也只会更大。

  平均1亿年左右,就会有一个直径5千米以上的天体和地球发生相撞,这样的相撞必然会导致大规模灭绝事件,能杀死行星表面大约一半的物种,包括所有占优势地位的大型物种。

白垩纪和近古纪之间的K-T界线地层

  6500万年前,发生过这样的一次事件,一个大型小行星撞到了今天墨西哥湾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地球被尘埃覆盖,恐龙由此灭绝。

  宇宙经常会向我们发出这样的警告,地球被再次撞击只是时间问题。这样的撞击不但会给人类来灭顶之灾,也会让大部分哺乳动物灭绝。

1923年一次考察活动中拍摄的通古斯事件现场

  1908年,一块陨石在空中爆炸,给通古斯地区方圆65千米的地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古斯事件很可能是由一个直径只有45米的天体引发的。

  就在2013年,一块陨石落到了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1000多人因此受伤,并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而造成这次事件的能量只有通古斯事件的5%(陨石直径只有通古斯事件的30%)。

  假如这块陨石的大小是通古斯事件的两倍,那它就会杀死车里雅宾斯克周围的一百万居民。

2013年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的火球。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只有20米

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的陨石尾迹

  更有甚者,当我们对上层大气进行更多的监视后就会发现,地球上空,包括海洋和那些无人区(如南极洲、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每年都有2次直径10米以上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

  能够毁灭一个城市的撞击事件每几千年就会发生一次,因此太空中存在着数以万计的城市杀手,而只要小行星的直径达到千米级,它就足以灭绝人类。

  我们是否有必要时刻监视这些天体,是否需要建立一个小行星防御系统呢?

  监视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很多人认为那样的急需,而建立防御系统,可能并没有必要。即使是很聪明的人也会犯常人都会犯的错:对后果严重的低概率事件作出错误判断。

  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种是一般小行星。

  这种撞击发生的概率大约是一年两次,即使它们击中了人口稠密区,造成的损失大约也只相当于一次中型龙卷风,而死亡人数还不如龙卷风。一次损失大约是几百万美元,而记录在案的陨石致死亡事件也只有一例,因此不算严重。

  第二种是所谓的“城市杀手”级小行星。

  这种小行星撞击的后果是严重的。通古斯事件的始作俑者和形成亚里桑那陨石坑的那个小行星级别相当。这种撞击大概每百年会发生一次,但几乎90%都会落到无人区。它们落到大城市,如伦敦、纽约或东京的概率是极低的,大约是每10万年发生一次。

  第三种是毁灭性打击。

  这种撞击是致命的,人类会被灭绝。尽管后果严重,但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大约只有1亿年一次。

  综合上面三种可能性,我们在特定的年份中,死于小行星撞击的概率究竟有多高呢?大约是7000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大约有100个人会死于小行星撞击。

  虽然表面上100这个数字不足以让人安心,但是这个概率其实比死于地震、龙卷风、火山爆发、飓风、洪水和闪电的可能性还低。

哨兵计划示意图

  空间探索通常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也值得人们关注,但把有限的资源转移到其它的地方似乎更加明智。

  宇宙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地球这颗行星上也有很多事情要等着我们去改进。对有威胁的小行星进行定位是有必要的,但防御小行星这件事,单纯从成本上来说,也是不值得的。

  真正的威胁在地球上,在人类本身。与之相比,小行星其实不足为虑。如果我们这个物种还可以存在几千几万年,那这件事似乎还值得去考虑。

  但在那之前呢?我们得先把这颗行星从人类手里拯救出来。

 

微信扫码关注

每日推送新鲜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