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林娉莹

1月29日早间,岭南股份发布公告,对近日相关媒体的误导性报道进行了澄清,并针对媒体的采访函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题纲及公司的回复,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形式进行了公开披露。岭南股份董事会秘书张平先生就公司的业绩预计情况、商誉情况、员工持股计划、大股东质押情况等市场比较关注的事项进行了解答。

公司债务不会形成债务危机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公司短期债务偿债缺口近10亿,董事会秘书张平对此表示:“有媒体认为我公司短期债务偿债缺口近10亿,其分析逻辑为短期负债与货币资金的差额就是偿债缺口,两者差距较大,就可能产生偿债风险;我公司2018年三季报货币资金为17.46亿元,短期债务为26.49亿元,得出偿债缺口近10亿。

这种非专业的财务分析方式,它的假设前提是短期债务全部集中到期并且全部偿还,有较多媒体以此逻辑来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存在偿付危机的结论,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误导。

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债务都有期限搭配,到期时间分布在12个月里面,不会在某一时间集中到期,同时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流入,也将能覆盖到期债务;另一方面,对于到期债务,在正常偿还后,公司将持续获得金融机构的续授信,不会形成偿债压力,更不会形成债务危机。”

此外,张平还就相关媒体对未来公司是否存在减值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公司并购标的恒润集团、德马吉、水务集团所处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上述标的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具备良好的成长能力;根据过往业绩情况,上述公司均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目标,不存在商誉减值的情形。公司对上述并购标的的持续盈利能力持乐观态度。”

而并购标的的业绩完成情况,据公司提供资料显示,在2015年至2017年间,公司并购标的子公司皆能够完成对赌业绩。其中,恒润集团在2015年至2017年间、德马吉在2016年至2017年间业绩完成率皆在100%以上,而水务集团在2017年间的完成业绩也如期达到对赌业绩。而关于上述公司的具体业绩完成情况,将以表格形式附于文后。

预计2018年度净利增长近八成

对于公司最近出现大宗交易的原因,董事会秘书张平回应称:“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将于2019年3月11日到期,因该员工持股计划配资结构为1:1.5,按照资管新规,该配资结构无法续期,且该员工持股计划在定期报告前30日及业绩快报前10日不能出售,因此,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于近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完成,该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成本为10.95元/股(不含融资成本),为亏损清算。”

公司表示,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在巨潮资讯网的《关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完毕暨终止的公告》。

此外,张平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2亿元,同比增长123.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87.77%。

在此基础上,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50%至85%,即实现盈利在7.6亿元至9.4亿元之间。

根据岭南股份的公开披露的信息,自2010年以来,公司总资产增长超30倍,营业额增长近10倍,净利润增长近10倍,实现了较好的发展。未来,公司将围绕“城乡服务运营商”的定位,双轮驱动,平衡发展,坚持以“生态环境+文旅旅游”为主要产业的战略发展双引擎,平衡利润结构与资源分配,各板块之间相互带动,协同发展。

岭南股份及时澄清误导性报道 彰显经营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