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自贸区板块多数股票飘红的行情下,曾被誉为“保健酒第一股”的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椰岛”,600238.SH)股价连续多日以跌停姿势拖了“后腿”。

5月30日,ST椰岛发布公告称,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对本公司关于相关股东股权协议安排事项的问询函。随后,ST椰岛连续三次发布延续回复的公告,最迟回复日期为6月13日。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尚未看到公司对上交所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根据ST椰岛公告,其大股东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君盛”)通过一系列解除、缔结一致行动人协议,结束了公司两个多月的无主状态。

此外,根据ST椰岛日前发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同比下降38.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4051.33万元,公司扭亏为盈。扭亏的原因,则是因为公司卖楼保壳的结果。因此,虽然公司避免了暂停上市的危险,但仍然保留“ST”的帽子。

对此,资深酒类营销专家杨承平表示,虽然ST椰岛的产品自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保健酒定位不清晰,在市场推广方面,渠道过长,利润分配不均。此外,传统的销售模式也不能契合当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导致它的市场份额远不及劲酒等,酒类主营业务盈利艰难。”

一致行动人终结无主状态

今年以来,ST椰岛在股权层面的动作可谓频繁。

根据公告,今年3月7日,东方君盛解除与海南五蕴酒类营销管理企业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同一天,公司股东王正强与曲锋、邓亚平、海口汇翔于2018年12月签订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解除。由此,导致ST椰岛一度陷入无主的状态。

随后,在5月29日ST椰岛发布公告称,收到海南红舵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红舵”)、海南红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红棉”)、自然人股东田高翔、王正强签署的《关于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一致行动人协议》,函中明确东方君盛与海南红舵、海南红棉、田高翔及王正强构成一致行动人。

根据公告,上述股权在签署一致协议之后,分别持有ST椰岛股份的比例为20.84%、2.81%、4.38%、0.77%、0.97%。东方君盛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ST椰岛1.33亿股,占总股本的29.76%。由此,ST椰岛由冯彪及王贵海共同实际控制。其中,冯彪为ST椰岛董事长兼总经理、东方君盛实际控制人,而王贵海为海南红舵、海南红棉的实际控制人。

ST椰岛认为,此次实际控制人的确定将对公司未来经营稳定和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随即,上交所就对ST椰岛此次股东的缔结行动表示关注。根据问询函,要求详细说明此前公司认定无实际控制人和此次认定被共同控制的具体法律和事实依据,以及相关各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资金往来等其他联系、双方一致行动关系是否存在明确有效的期限,是否存在随时解除风险等作出详细说明。5月30日公告当日至发稿前的6月6日,公司股票已连续出现了5个跌停。

记者注意到,身为第一大股东的东方君盛近一年来卷入多起债务纠纷,并且迟迟不履行增持计划。这也是上交所重点关注的地方。

根据ST椰岛公告,当前东方君盛持有上市公司9341万股,所持股份已被全部冻结和轮候冻结。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人最近 3年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财通证券已在杭州中院起诉东方君盛和冯彪,案由以及诉讼目标不明;另外,光大兴陇信托因1100万元合同纠纷在兰州中院起诉东方君盛。

对此,上交所要求东方君盛披露目前债务纠纷产生的具体原因,公司当前的债务状况,是否存在逾期大额债务,此次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收购上市公司,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此外,东方君盛于2017年9月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ST椰岛股份,且增持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2%,但在履行过程中却3次延期增持,被质疑“忽悠式增持”。对此,上交所要求ST椰岛说明东方君盛前期未能如约增持的原因,以及东方君盛主观上是否有意愿完成增持计划、客观上是否具备增持的能力。

不过,此次东方君盛承诺在2019年3月8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不低于2%股权。至于东方君盛是否会如期履行承诺,或是像往常一样一再延迟,尚不得而知。

对于上交所的问询,ST椰岛连续两次发布延迟回复公告。截至发稿,记者也未收到ST椰岛对采访函的回复。

多元化布局尚待聚焦主业

2000年,ST椰岛在上交所上市,同时被誉为“保健酒第一股”,一时名声大噪,旗下产品椰岛鹿龟酒更是火遍全国。2003年开始公司切入贸易领域,其营收突破10亿元。之后,在2009年又涉足房地产。重要的转折,源于2016年迎来擅长资本运作的东方君盛。

据公告显示,在2016年和2017年,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而“披星戴帽”。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若2018年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值,则可能被暂停上市。

不过,ST椰岛2018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收7.0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1.3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成功避免被退市的风险。就此,ST椰岛在《2018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中也明确指出,公司通过海南产交所挂牌出售阳光置业公司60%股权和椰岛综合楼资产,加上澄迈老城土地收储收益和政府补助等事项,累计给公司贡献非经常性收益约2.48亿元。因此,公司在2018年终于扭亏为盈。

此外,数据显示, 2018年ST椰岛在房地产板块营收3700万元,毛利率为48.34%,贸易收入2.8亿元,毛利率为-1.34%。公司主打的酒类销售收入3.2亿元,同比减少3.54%,其毛利率为59.44%,低于同行业60%以上的毛利率。

记者注意到,此前ST椰岛提出“5年做到30亿”的目标,并为此进行了产品机构、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变革,比如2018年开始重点打造海王酒,与其老产品鹿龟酒形成两大主打产品,同时精耕细作椰岛酒在华南区域等传统强大的市场,以期走向全国市场。

对于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却收效甚微,酒类市场营销专家杨清山告诉记者,公司去年换帅后市场有所好转,新的销售班子很重视市场推广,所以前期投资比较大,出现反差也比较正常。

此外,在今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后,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成为热点话题。就此,4月8日,ST椰岛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持有体彩公司40%股权的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签署战略协议,双方拟在未来开展相关工作。

之后,ST椰岛董事长冯彪在与竞技体彩公司团队的工作会议上公开表示,未来将加大对体彩公司的投入,争取在年底完成在海南全省的布局。

不过,根据公告,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体彩公司净资产为546.50万元,营业收入29.95万元,净利润为-4.23万元。因此,从目前来看,ST椰岛能否在体彩板块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还很难判断。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ST椰岛近几年因为顶层设计不清晰,关于公司的发展没有形成共识,内耗很严重。此外,公司多元化的布局也并不理想,对于公司整体的品牌提升、体量增加、利润增长包括骨架都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支撑。

“公司还是应该聚焦酒类业务。同时,椰岛酒要做好做强必须转型,应向劲酒学习,不再诉求产品功效,重新定位,选择新的饮用场景才有希望。”杨清山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