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反控制与被控制

r

1)

r

我们美好的期许。在我们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期许,诸如我一定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孩子也一定会更有出息;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每一步,我们就一定可以成功;这背后基本都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只要……,就……,满足了我们设立的条件之后,结果也往往会比较美好,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美好的想法之中。

r

期许之后的控制。同样,在我们美好的想法中,条件是不容许有所闪失的,一旦有所偏离,结果就变得难以承受,所以我们就会努力加强控制。如果孩子不按我们期望的方式发展,我们就会努力去控制他;当我们自身的发展也出现问题时,我们也希望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使自己更加努力,选择我们认为的更好的选择方向……

r

控制、反控制与被控制。控制成为生活中一种必要的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习惯性的说教、发火、生气……,此时,被控制方(孩子)自然也会发展出反控制的方法,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细细观察,我们会发展自己已经被这样的方式所控制,因为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同样的说教、发火、生气……,此时,难道我们不是已经被这样的方式控制住了吗?同样,我们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因此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可能会有些类似于控制的自我方式的表示,无论我们是希望控制局面(诸如所谓强势);也或者是希望自己此时更加渺小而往后退缩(弱势);也或者是希望自己不要紧张,……。这些都是自我控制的方式,结果却往往是我们所表现的模式成了一种常态,我们可能为了控制谈话的主动权忽略了其他;也可能是对自己退缩的表现而失望,因为它使自己失去了主动;也或者越是希望自己不要紧张,却越发紧张。

r

可以发现:我们所希望控制的,最终都变成了控制我们的。

r

控制、反控制与被控制

r

2)

r

控制感的必要性。控制感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我们控制的越多,越感觉幸福。典型的两件事:孩子学会自行车,成人学会开车,都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良好的情绪体验。已有的研究表明当人的控制感受到威胁时,个人会表现出负面情绪如生气、狂怒和愤慨。而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控制感则可能表现出悲观、抑郁甚至绝望。

r

控制感扩大化后带来的错觉。这样的感觉,在无知觉的状态下,也很容易被扩大化。很多人一旦把握了方向盘,那么就有了道路都是我的感觉,因此在路上的驾驭感会超强,在带来良好感觉的同时,也可能会很多的问题;强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的控制感,往往表现的也很突出。我们都有那样的感觉,当我们抓某样东西太紧时,要么手会麻木,要么被抓的东西无法承受,这个时候手与球都会失去原有的基本状态,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家庭关系中,当我们把控制权看成是绝对权力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孩子很多都不懂,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这样的感觉被放大之后,就变成在孩子的问题上,家长的手伸到太长,事实上就成为表面上控制住了孩子,我们拥有控制权时,孩子就会失去控制权;妻子拥有控制权的时候,丈夫就失去了控制权。在强势一方拥有良好的安全感和情绪体验时,弱势一方失去控制权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挫败感也是无法避免的。

r

控制、反控制与被控制

r

3)

r

需要找到控制感的平衡。控制感的基本原则有:安全,找到各自成长发展需求的控制感,发生冲突后的再平衡。安全和每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我们需要的是发展个体自我良好的控制感,而不是被控制。控制与被控制在现实生活中一直相互依存,发生冲突也是常有的事,如何做发生冲突时重新寻求并建立平衡,也是一直需要面对的问题。

r

对于孩子,我们可以实现的最好方式是帮助他们实现可控的控制感。从可操作性来讲,最好的控制方式是内归因。事情的发生是因其自身而起,因此责任也在其个人。但是我们的模式往往容易过于强化外归因,典型的模式事件有:孩子摔了跤,家长就立刻拍打绊了孩子的东西,还会批评说,就是你让我们娃摔了跤,该打。这种模式定型之后,孩子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就会使用外归因,诸如学习成绩不佳则归咎于坏运气、试卷太难或者老师偏心眼等,成年之后的成长发展也会多归因于现实条件,并且过于相信外在控制感,这些都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努力的动力而坐失本来可能的控制机会,从而导致负面的心理感受。

r

在控制的问题上,度很重要,感觉也很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