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期,整个国家的财政体系其实一直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存的糟糕情况。

一方面,市场上物价飞涨,一个铜钱乾隆年间能买两个烧饼,到咸丰年间就只能买一把豆子。土地、房屋等物品的均价更是翻了数倍,导致大批农民破产涌入城市。

另一方面,由于鸦片贸易及其他外国产品的涌入,清末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口逆差,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而清朝较为成熟的铜矿到清末时均已开采殆尽,由于封建的管理制度和生产力的限制,铜矿开采也极端困难。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市面上物价飞涨,钱不值钱,另一方面政府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向市场投放货币的“钱荒”局面。

为了应对这种困局,清政府打破了“不发纸钞”的祖训,开始滥发毫无保证金的大额纸币。但因为这些纸币一无发行保证金,二少兑换机构,就连基层政府收税都拒绝收取,所以在市面上流通非常困难。

除了纸币外,清政府另外采取的措施就是发行“大钱”。

所谓“大钱”顾名思义,首先就非常大。清政府会使用大概铸造十个到几十个铸造制式铜钱的铜量去铸造一个大钱,然后把这个大钱再打造的比普通的制式铜钱更薄、表面积更大,几乎就是一个铜质的光盘样子了。

其次所谓的“大钱”,就是币值大。通常用十个左右普通铜钱的铜量铸造的大钱,清政府会给上面铸上“当百”的字样,这样一个大钱就能当一百个铜钱去流通了。而通常用三十到五十个普通铜钱的铜量铸造的大钱,清政府会铸上“当二百”甚至“当五百”的字样,当二百个铜钱甚至五百个铜钱去使用。

通过这种奇葩的货币,清政府总算是解决了“钱荒”的问题,让清政府的财政问题变成的单纯的通货膨胀问题,而且比以前严重了数倍。

“大钱”发行数年后,整个清政府的财政体系终于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最终全面崩溃。从宣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整个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能够真正在全国流通的货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