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深度解析區塊鏈(四):重塑價值-初識區塊鏈

區塊鏈的誕生

從這期開始我將帶領大家逐步瞭解區塊鏈背後的世界,那麼就從區塊鏈的起源講起吧。公認的最早關於區塊鏈的描述見於中本聰所撰寫的比特幣白皮書,但在白皮書中並沒有明確提出區塊鏈的定義和概念(主要是在討論比特幣系統),“區塊鏈”這個名詞實際上是後來人們總結歸納後提出的。中本聰雖然沒有直接提出區塊鏈的概念,但比特幣確實是第一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項目,可以說區塊鏈是隨着比特幣的出現而誕生的。因此要講區塊鏈的誕生,就不得不從比特幣的歷史說起。

大家都知道比特幣是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的,但對其更早期的歷史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實際上比特幣的誕生過程中,一個神祕團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大量借鑑了該社區的研究成果。這就是“密碼朋克”(Cypherpunk),一個由密碼學和計算機天才組成的交流小組。“密碼朋克”的成員裏可謂大咖雲集,囊括了阿桑奇(維基解密創始人)、科恩(BT下載發明者)、伯納斯·李(萬維網發明者)等一衆牛人,當然還有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

“密碼朋克”提倡使用加密算法來保護個人隱私,反對政府和公司濫用個人數據,信仰自由主義。同時也是數字貨幣最早的傳播者,在其電子郵件組中,常見關於數字貨幣的討論,並有一些想法付諸實踐。比如大衛·喬姆、亞當·貝克、戴偉、哈爾·芬尼等人在早期數字貨幣領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比特幣並不是數字貨幣的首次嘗試。據統計,比特幣誕生之前,失敗的數字貨幣或支付系統多達數十個。正是這些探索爲比特幣的誕生提供了大量可借鑑的經驗。

近三十年來,加密數字貨幣發展迅速,經歷了多次演進,包括 e-Cash、HashCash、B-money 等。1983年,David Chaum最早提出e-Cash,並於1989年創建了Digicash公司。e-Cash是首個匿名化的數字加密貨幣。1997年,Adam Back發明了HashCash,以解決郵件系統中DoS 攻擊問題。HashCash首次提出工作量證明機制(Proof of Work,PoW),該機制在日後的區塊鏈項目中被廣泛採用。1998年,Wei Dai提出了B-money,將PoW引入數字貨幣生成過程中。B-money可以算作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先驅,但是很遺憾的是,其最終未能設計落地。上面這些數字貨幣都或多或少的依賴於一個第三方系統的信用擔保,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項目的成敗。直到2008年比特幣橫空出世,將PoW與分佈式存儲、密碼學、博弈論等結合在一起,首次從實踐意義上實現了一套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系統。

比特幣項目落地之後,吸引來了大量的挑戰者和改進者。包括大量的競爭貨幣(山寨幣)和底層技術平臺(公鏈),這些在後面的文章會講到。隨着採用比特幣底層技術的項目越來越多,慢慢就把“區塊”和“鏈”這兩個詞合併起來變成一個詞:“區塊鏈”(BlockChain)。所以現在大家都用區塊鏈來指代分佈式存儲、鏈式數據結構、非對稱加密、共識算法、P2P網絡等一系列技術的組合。

區塊鏈的定義

那麼區塊鏈的準確定義是什麼呢,Wikipedia上給出的說明比較冗長,簡單歸納下: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數據庫技術,通過維護數據塊的鏈式結構,可以維持持續增長的,不可篡改的數據記錄。當然筆者覺得維基百科這個釋義是有些問題的,因爲它更多的是強調區塊鏈作爲數據庫的屬性,而沒有點明其核心價值,即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解決多方互信和價值轉移的問題。個人認爲更好的定義應該是這樣: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協議,通過共識來驗證並記錄數據,具有信息透明、可溯源和不可修改的特點。它由一系列技術組合而來,是製造信任、轉移價值的底層基礎設施。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在第2期文章中,爲大家簡單介紹過比特幣的技術原理,實際上也就是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包括:塊鏈數據結構、分佈式存儲、非對稱加密、共識算法、P2P網絡、智能合約等。可以簡化並抽象成五層技術架構。今天先簡單解釋下這些核心技術,後面的文章會深入挖掘技術背後的緣由和價值。

區塊鏈的分類

目前區塊鏈主要可以分爲三類,即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這是根據其開放(去中心化)程度來進行劃分的,也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

爲什麼會演變出上述的三種鏈,這裏就不得不提到區塊鏈領域的三元悖論(類似於蒙代爾三角),即區塊鏈不可能同時滿足去中心化、安全、高效這三個特性。必須弱化一者才能滿足其它兩點特性,而安全又是必須得到滿足,於是人們只能在去中心化和高效當中進行取捨,逐步分化出了這三種類型的區塊鏈。公有鏈實現了完全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所以性能上就比較差;聯盟鏈爲了商業應用,在安全的前提下要大幅提高性能,就不得不通過一個多中心授權的方式來管理節點,以提高共識效率,實現了多中心化;私有鏈考慮到內部使用的特點,把安全和效率做到了極致,所以必然依賴單箇中心進行處理,實現了完全中心化。當然隨着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三元悖論或許有被打破的可能,值得期待。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現在區塊鏈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大量項目並未真正落地,但這波浪潮似乎已經不可阻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當前和未來可能落地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吧。下面爲大家總結了包括金融、物流、徵信確權、物聯網、資源共享、公益慈善、投票競猜這七大典型應用領域。

上面這些典型的應用場景,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甚至可以想出更多的落地例子。但是筆者認爲區塊鏈未來最大的應用,不是這些實體項目的落地,而是對整個社會組織協作的重構。它極可能改變延續了很長時間的中心化的生產關係,讓個體之間的交換和合作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交易成本的下降”,這將極大地推動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帶動組織架構的變革。或許未來的世界裏,絕對多數公司和組織會消失,大大小小的自治社區會走入歷史的舞臺。

到這裏,區塊鏈的來龍去脈基本就介紹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