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兰州市文明办获悉,由榆中县委宣传部(文明办)选报的榆中好人周建强,荣获2019年5月“助人为乐”兰州好人。

1965年出生的周建强,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右下肢残疾,一路坎坷一路拼搏,最终成了一名优秀的残疾人企业家。如今年过半百的他,本已儿孙满堂,尽可含颐弄孙享清福,却选择带着妻儿从省城兰州来到榆中县创办了榆中沛绿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尤其是残疾家庭增收致富,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自强人”“热心人”“大好人”。

自幼伤残的身体里,怀揣身残志坚、奋斗不息的初心

周建强出生在河北省灵寿县一个贫困家庭里,身患残疾的他靠自学学完了小学课程,后来又靠旁听和自学上完了初中,并顺利考上河北灵寿县高中,却因身体原因无奈辍学在家,这一年他仅15岁。自幼自强自立的周建强并未自暴自弃,他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拼出一条路来。也就在这个时候,他随支援大西北建设的父母一起移居至兰州市七里河区郑家庄。

为了生存,周建强开始在街道摆摊补鞋,晚上抽空参加电大的电器学习班,又自学掌握了修表技术。乐观自强的周建强很快就成了方圆有名的修表补鞋师傅,并在兰州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位家住土门墩附近的热心人士,看他每天在路上奔波很是艰辛,便力邀他去自己家里借住。周建强身残志不残的精神也打动了当地工商所的工作人员,他们帮周建强注册了营业执照,还在土门墩搭建了临时住所兼修理铺。从此,周建强结束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摆摊生涯,踏上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创业。

10年后,靠着摆摊一点一滴的积攒,周建强有了第一笔积蓄。1997年,他怀揣着所有的积蓄,南下广州开办了神马育乐有限公司,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生意逐渐做的风生水起,并在这里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趁改革开放的大好势头,继续在南方打拼创业时,2010年周建强携带妻儿返回兰州,他说“外面的天地再宽阔,我都必须回来回报家乡。”

回报社会的实践中,付诸济贫扶困、热心公益的行动

作为一名残疾人,多年的奔波创业,让周建强深知残疾人谋生的艰难和心酸,这也让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济贫扶困、热心公益的种子。

回到兰州后,靠着南下打拼的积蓄,周建强兴办了自强洗车装饰公司,生意也是越做越好。在此期间,听闻哪里有扶残助残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并把大部分收入投到了公益事业上,先后帮扶和救济残疾人、病患者、特困户及贫困偏远学校留守儿童300人次,捐款捐物累计30余万元。其中:2016年为会宁县党岘乡吕堡小学捐献价值1.2万元的60余套过冬棉衣。2017年为兰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捐献价值0.3万元的毛毡60条。为残疾人李国强、侯建东住院治病捐款0.2万元。2018年春节期间为榆中县甘草店镇车道岭村建档立卡残疾户捐款0.4万元。

扶残助残的路上,坚持授人以鱼、助力脱贫的实干劲儿

周建强深深地懂得仅凭这种杯水车薪的资助,解决不了贫困残疾人的实际生存困境,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让其自食其力、自立自强,才能真正帮其脱贫致富。

2016年,周建强毅然转让了自己在兰州的公司,并筹措资金在榆中县夏官营镇成立了榆中沛绿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三变+”和“合作社+养殖户”的运作新模式,带动当地残疾人特困户、贫困户家庭增收致富。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周建强为当地贫困户免费发放品种优质的鸡苗。说是免费发放,这事办起来并不简单。虽然前期榆中县残联和夏官营镇政府通过入户做了大量工作,但当周建强把鸡苗运来准备发放时,之前报名领养鸡苗的农户又开始犹豫了。当了解到农户在如何养殖和肉蛋出售等方面存在顾虑时,周建强立即邀请养殖专家对农户开展了集中技能培训,还承诺会定期到农户家中进行技能指导,并对肉鸡、鸡蛋以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全部收购。为了打消贫困户的疑虑,周建强还常常讲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他们贫穷不可怕,但不能丢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身残志坚 奋斗不息 ——记兰州好人周建强先进事迹


培育发放的鸡苗

身残志坚 奋斗不息 ——记兰州好人周建强先进事迹


在周建强的合作社里免费领到鸡苗的贫困群众

身残志坚 奋斗不息 ——记兰州好人周建强先进事迹


周建强为贫困群众发放鸡苗

身残志坚 奋斗不息 ——记兰州好人周建强先进事迹


周建强与贫困养殖户签订养殖协议

身残志坚 奋斗不息 ——记兰州好人周建强先进事迹


周建强在鸡苗培训班上为贫困群众进行技术讲解

家住榆中县三角城乡孙家营村的孙玉玺,是一个因残致贫的困难家庭,了解到家中的困难后,周建强免费为家中送来了100只鸡苗,期间还多次上门指导,并以每只肉鸡100元的价格进行了统一收购,手捧近10000元现金的孙玉玺说,“现在心里可踏实了,鸡苗全部成活不说,肉鸡、鸡蛋都还全部卖出去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养鸡。”

在榆中县,像孙玉玺一样从刚开始的顾虑到之后争相养殖肉鸡的残疾困难家庭还有很多。周建强的合作社在2016年培育品种优质的肉鸡苗5000只,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爱心鸡苗5000余只,带动贫困户35户,安排残疾人就业10人。2017年合作社培育优质肉鸡苗1万多只,免费向周边贫困残疾家庭发放爱心鸡苗1万余只,扶持带动周边乡镇残疾养殖户115户,安排残疾就业15人,2018年合作社培育优质肉鸡苗15000只,免费发放爱心鸡苗10000只,带动养殖户150户,安排残疾人就业20人。每一年免费发放的鸡苗成活率都高达99%以上。2019年培育优质肉鸡苗20000只,免费发放爱心鸡苗20000只,带动养殖户200户,安排残疾人就业30人。截止目前,共培育鸡苗5万余只,全部免费发放到贫困户家中,辐射带动榆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近300名,吸纳27名残疾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年人均增加收入1万元,人均年务工收入18000元,入股村民人均年股份分红2000元。


身残志坚 奋斗不息 ——记兰州好人周建强先进事迹


周建强动员贫困群众通过养殖增收致富

周建强在发展壮大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创办了原生态纯粮食酿酒厂和生态园,对运行中的合作社、生态园进行了远景规划,计划打造以旅游、观光、体验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园,修建农业灌溉池蓄水为周边村民灌溉使用,养鱼供游客垂钓娱乐,并扩大多种养殖种植生态环保产业,吸纳周边贫困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户融入其中,劳动致富。

如今,周建强的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并在2018年被榆中县人民政府确立为龙头企业予以表彰。合作社先后被确定为榆中县、兰州市残疾人就业基地,并被给予重点关注扶持,周建强个人也出席了省、市残疾人代表大会,成为残疾人优秀代表之一。好学的周建强还在2016年参加了中残联清华企业管理学习班,2017年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残疾人无障碍培训班,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发展创业的能力和决心。

多年来,周建强始终用身残志坚、奋斗不息的初心,扶残助残、回报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带动贫困地区残疾人特困户、贫困户家庭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成了当地人人赞扬、学习的自强好模范。令人敬佩的是,在周建强家里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扶残助残、热心公益。他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带动家人一起参与其中。妻子刘爱花多年来一直是他的秘书、司机兼打字员,儿子周晓龙协助联系肉鸡苗培育、发放、培训及壮大合作社、吸纳残疾困难户就业等事宜,家人用默默的相伴相守相助,帮助周建强在扶残助残的路上不断前行。(岳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