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谈骨董 | 让您了解您手上艺术品真正的价值

瓷枕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造型。宋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盛的顶峰,各大窑系几乎都有瓷枕的烧造。装饰风格和技法也最为多种多样,精益求精。

据记载,古代瓷枕始于隋代,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都还有制作。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瓷枕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几十年来才逐渐从人们的生活视线中消失。古代瓷枕或造型奇趣,或工艺巧妙,一直伴随着古人们的起居生活。而如今,瓷枕作为值得后人珍藏的艺术品,成为收藏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纱厨”再现了当时的枕席陈设,也写出了古人对瓷枕的喜爱。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

《说文解字》中说:“枕,卧为所荐首者也。”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再之后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在各种材质中,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到春秋战国时期,枕已普及庶民百姓。

虽然中国商代已创烧原始青瓷,但瓷枕出现的年代却较晚,至隋代时才出现。隋代创烧瓷枕,光洁细润,质坚清凉,夏用之凉爽宜人,久用明目益睛,可调理血压,防止颈椎增生,具有安寝之效。唐宋以后,瓷枕颇为流行,产地遍及南北,形制繁多,各具特色。明清之后,“枕”从实用品转向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下面来欣赏一下精品瓷枕

青花镂空钱脉枕

青花双狮绣球纹脉枕器形方正,青花发色明艳,瓷胎坚实,釉色莹润。双狮戏绣球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符合脉枕含义。画工流畅,布局合理,脉枕上下两端绘有梅花纹,寓意双福齐头,有较高的收藏及研究价值。

传世所见的脉枕以晚清后的制品为多,图中这件青花脉枕是清中之物,品相完好,脉枕整体为正方形,边侧长条框内有青花装饰纹饰,为折绕连绵的若干个方形回形纹,有富贵不断头的吉祥寓意。脉枕中间绘有青花双狮滚绣球图案,目光看向下方,狮子壮硕雄健,面相威严,在翻腾跳跃中,紧盯绣球不放,整幅画面民俗色彩强烈,走兽造型生动活泼,洋溢着吉祥喜庆之气。

再看脉枕的局部特征,其内中为空心,左侧有长槽孔口,这是为防止烧制时炸裂所设计的。右侧边侧四方亦是青花回形纹,中间有镂空纹饰,最中央为方孔,上下左右为叶形小孔,应为代表富贵的金钱纹。小孔上可绑绳索,方便医师出诊时携带。细节之处,亦可见到制者的独具匠心。

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据说最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孔雀绿釉瓷枕

绿釉最早见于汉代,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明代的绿釉以孔雀绿色釉为主,早期有呈色似瓜皮的“瓜皮绿”,永乐年间有淡绿色釉。另据《南窑笔记》记载:“法蓝、法翠二色旧时为成化窑有,最佳。”这说明孔雀绿翡翠绿釉在明成化年间的烧制成功。孔雀绿即“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釉色鲜明艳丽,色调葱翠,衬有酱白釉底,且釉内有细碎的片纹;深者还主要在彩绘中配合着使用,如青花等釉器上常加有孔雀绿,使得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另如茄皮紫等釉器上也常加有孔雀绿。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最早在宋代的磁州窑有发现,其创烧于宋、元时期的民窑。

孔雀绿釉属于低温釉,恰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而得名,亦称“法绿釉”、“翡翠釉”、“吉翠釉”。此种釉始于宋代磁州窑,到明代永乐时期发展成熟,但有官窑款的完整传世品始见于明成化。景德镇自元代开始烧制孔雀绿釉瓷器。孔雀绿釉的出现,突破了中国传统低温缘釉的那种深沉的青绿色调,以其明翠雅丽的特点,而成为中国绿釉瓷中的珍贵品种。

瓷枕被大众普遍关注始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河北巨鹿古城的发掘。1918年,民国直隶省巨鹿县遇到罕见的大旱,掘井时意外挖出了被淹埋在地下810年的宋代城邑——巨鹿古城。据史考,北宋大观二年(1108),巨鹿被漳河洪水吞没,大批陶瓷深埋地下,陶器数量之大,器物之精美,令人惊叹,尤其是遗址屋舍内大量瓷枕的发现,吸引了各国的古玩商和学者,也致使绝大部分精美的瓷枕传到海外,为多家国外博物馆所收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