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涛:“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提起工伤保险待遇的行政诉讼,那么在这个诉讼过程中,所有的案例都是以社保局败诉而告终的,也就是说在司法实践里面,所有的司法案例都是支持受害方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也可以向侵权方来提起赔偿。法庭上,盘龙区社保局也是根据《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46条第二款的规定,认为第三方侵权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已经远远大于工伤保险基金核定的两万八千六百零二元,当庭拒绝了杨女士"双重赔偿"的要求。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发生工伤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但却是难以避免的。

无论是对于单位还是劳动者,

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后,

工伤赔偿一直以来都是双方最关心的,

也是产生争议最多的。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百万赔偿大缩水 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

2017年8月,一家啤酒公司的员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当场身亡。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肇事对方负全责。但家属和律师在申请相关赔偿时却遇到了难题。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由于在工作过程中遇难身亡,其家属在向肇事司机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也申请了工伤鉴定。经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此案实属工伤。由于企业注册地位于昆明市盘龙区,该企业及员工家属遂向盘龙区社保局申请工伤保险基金,但被告知:按照云南省相关规定需由肇事方先行赔偿。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涛:“家属同时也向肇事司机提起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交通事故最后核定40万左右的赔偿。”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经过认定,工伤保险基金可对遇难者家属补偿65万余元。但社保局以《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中"用人单位及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同时依法购买强制性保险或者第三人侵权行为导致工伤的,在获得其他保险或者经济赔付后,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为依据,做出了工伤保险补偿只赔付25万余元的决定。人已经死了,本该得到的百万以上的赔偿又瞬间少了40万元。这引发了家属和律师的质疑。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涛:“社保局采取了一种补足的方式,也就是实质上否定了工伤保险待遇和因为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事故双重赔偿的标准。”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律师介绍,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两部法律在工伤赔偿上都认定了"双重赔偿"标准。也就是说:针对人身损害部分的赔偿,在接受了民事赔偿之后,依旧可以享受工伤保险赔偿。而在本案中,社保局依据《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可赔65万,但因为第三人已赔偿65万,所以只赔付25万工伤保险补偿。律师认为,在我省地方性法规与国家上位法冲突时,应当适用上位法。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涛:“那么再加上第三人这边,肇事方这边赔偿的话,合计起来应该可以拿到100万以上的赔偿。”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社保局16次败诉 难道工伤保险足额赔付都要打官司?

工伤保险,又称为职业伤害保险,它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为参保职工以及家庭提供保障。在很多工伤致残致死的案例中,它被称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赔偿",对工伤申请人一方至关重要。但也正因为拒绝足额赔付工伤保险金,本地多个社保局都曾经被当事人起诉。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这是5月9日在盘龙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案件。2017年,杨女士骑电动车被一辆机动车撞伤,经认定,她所受伤害为工伤,构成九级伤残。肇事驾驶人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保险公司赔偿杨女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六万八千余元。此后杨女士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保险基金核定的为两万八千六百零二元,但盘龙区社保局仅仅部分赔付,杨女士为此提起了诉讼。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原告代理律师:“被告盘龙区社会保险局于2018年11月7日,核定原告的工伤保险待遇,仅核定了劳动能力鉴定费三百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万九千零八十七元,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未核定。”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法庭上,盘龙区社保局也是根据《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46条第二款的规定,认为第三方侵权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已经远远大于工伤保险基金核定的两万八千六百零二元,当庭拒绝了杨女士"双重赔偿"的要求。

盘龙区社会保险局 副局长:“如果是第三方侵权的,那么社保机构主要是一个补足差额部分,也就是我们社保经办机构,它是一个补足的责任。”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这起案件并未当庭宣判,但在我省这样的诉讼并非孤案。在判决文书网中搜索关键词"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律师在我省2015年至2017年公开的案例中,发现了16起类似案例。它们都是在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事故中,因社保部门采取补足方式进行赔付,被当事人起诉的。而这些行政诉讼的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云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违反了上位法。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涛:“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提起工伤保险待遇的行政诉讼,那么在这个诉讼过程中,所有的案例都是以社保局败诉而告终的,也就是说在司法实践里面,所有的司法案例都是支持受害方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也可以向侵权方来提起赔偿。”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记者 段薇:“类似的案例都说明,云南的社保局一直都依据地方性法规作出赔付决定,因此当事人要获得全额工伤赔偿时,往往只能通过诉讼来获得。诉讼周期长,增加当事人的诉累不说,这在无形当中,还浪费了司法资源。”

百万赔偿大缩水,工伤保险何不能全额赔?难道要打官司?

遭遇工伤事故本就是不幸,而无法依照国家法律得到足额的工伤保险赔偿更是让不幸者雪上加霜。难道所有此类情况都要通过诉讼来主张权利?律师在全国判例中发现,其他省份已经做出了有益尝试。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朱绍坤:“从整个检索的数据来看,当事人需要走行政诉讼这个程序的基本只有云南省,其他比如说重庆、四川这些地方都有直接指导意见,就是明确不需要再走这个程序,直接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