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众多,各种千奇百怪的洞穴也数不胜数。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洞,被称为“中国溶洞之王”, 它就是位于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距省城贵阳120公里,织金县官寨苗族乡的“织金洞”。它囊括了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

织金洞在溶洞界拥有着多项世界之最:跨度最大、洞厅最高,洞内堆积物的种类最多,还有那神奇的银雨树和精巧的卷曲石乃世界罕见。中科院下辖的《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也给予高度的赞誉,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有专家甚至说:“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洞内已开发洞厅47个,最大洞厅宽175米,高150米。洞中遍布石柱、石幔、石花、石芽、石笋、钟旗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织金洞有迎宾厅、广寒宫、讲经堂、雪香宫、灵霄殿、金鼠宫、望山湖、万寿宫等150多个景点,被称为“岩溶博物馆”。

织金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岩溶堆积物如巨狮、玉蟾、岩松。厅顶有直径约十米的圆形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万万个金钱,称“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进入洞内,道路蜿蜒石阶上下起伏,两侧巨石耸立,石笋、石藤、石幔、石帏、石鼓、石柱、钟旗遍布。越往里走温度越低,炎热的夏天都觉得有点冷。这里被称为“琵琶宫”,在大型石笋、石柱和壁流石中间倒挂着一把超大琵琶,经过灯光的照射显得特别的醒目。

万寿宫

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万寿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有三尊“寿星”,高十至二十米,名为“福禄寿”。在第一座石柱前有两块巨石,在灯光的映射下如同一对婆媳或是母女,女儿正为年迈的母亲捶背。整个画面形象逼真,寓意祥瑞。洞顶和厅壁由黄、白、红、蓝、褐诸色构成美丽的图案。

望山洞

望山油为长170米,宽40余米的地下湖。这里是洞中枢纽,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十米,形如铁树,树身布满千万颗黑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被覆,称“铁树银花”。湖东北岸是一陡峭斜坡,路歧出:一条缘十八盘,绕二十七拐,登四百四十一石级进“南天门”,入“灵宵殿”;另一条经四百二十二石级进“北天门”,入“广寒宫”。

广寒宫

长四百余米,宽一百余米,高七十余米,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群山耸列,陡峭险峻。两山间为开阔平地,地下湖横陈其间。有六十余米高的“梭罗树”,长满成千上万朵石灵芝;有十七米高的“霸王盔”酷似古时武士头盔;有五十米高的石佛,巍然屹立;有十七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洁白有光。

灵宵殿

高四十余米,面积五千多平方米,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斓,俨然天宫帷幕。正中有一棵石柱拔地而起,直抵顶棚,称“攀天柱”。柱后有面积约二十平方米的水池,石莲飘浮出水面,称“瑶池”。

雪香宫

雪香宫全长三百余米,面积六千余平方米。岩溶堆积物如茫茫雪原 。注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光。其间,有自然形成的二十多块谷针田、珍珠田、梅花田;有二十余个大小不一的石盾;有数十面红色透明的钟旗,扣之 如钟声;有百余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丛篁密筿,意趣横生。“卷曲石洞”,在二百余米的洞厅顶棚上,布满数万颗晶莹透亮的卷曲石,中空含水,弯曲横生,甚至向上生长。

十万大山

面积七万多平方米,最宽处达175米,最高处150墕主。洞内地势起伏,石峰丛立,如重峦叠嶂,山间常有云雾缭绕。有金色塔山、成林玉树,还有螺旋状的高大石柱“螺旋树”。洞内还有“珍珠厅”,石珍珠晶莹闪光;有古溶洞河道遗迹,长六面余米,宽四至八米。

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是世界上已经开发作为旅游溶洞的佼佼者之一。洞内相对高差150多米,最宽跨度175米,洞内一般高宽均在60至100米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的高度平均在40米左右,最高堆积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笋还要高7米多。

这个有着“中国溶洞之王”的织金洞,你有去过吗?炎热夏季,到这样的地方旅游,简直太凉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