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是一组反映古都西安景观的作品,作者视图透过现实的景观,捕捉到千年前的过去,表达历史与现实的对撞,2018年5月底,摄影师 陈华 凭借这组作品,获得了吴印咸摄影资助计划。

图文/陈华

我居住的这个地方,现在叫西安,在古代,称为长安。

这里曾经是中国13个朝代的首都,周、秦、汉、唐,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时刻,都在这里建都,文明不断建立,又不断被摧毁。这块土地下面,重重叠叠了许多层废墟,城池,曾被无数帝王反复征服,风景,曾被无数诗人反复歌咏。然而,这个辉煌的城市在千年之后,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所有历史的存在都被埋在了土里,数千年的战乱、饥荒,它彻底地告别了过去的辉煌。

它由两部分组成:古典与现在。两千年前帝王宫殿、陵墓的废墟与现在的城市和村庄并列着,这里的过去与现实似乎完全不同,充满了裂缝,但在某时某刻又会神奇地重逢。每次出门,每一条大路、小路,东西南北,每一处,每一个方向,都通向一处遗址或废墟。

摄影只能拍摄此刻与当下,但是我想捕捉到千年前的过去。透过现实的景观,冲破种种重围,寻觅到过去的诗意,复活历史的存在。创造一种基于现实生活的影像考古学。现在的此地与过去的那里重叠在一个空间场域之中,我尝试着以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与诗歌的方法去行走,寻找现实与历史记忆的交错汇合,同一空间里并存的两种叙述方法,多重时间,属于现在,也属于过去,在长安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撞,是各种矛盾、各种时空的汇合之所。

长安,作为记忆,在我们的汉语中,从汉乐府到唐诗,反复缠绕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它是那么地重要,又那么看不清楚。历史和历史,反复吵扰。而历史,我想不仅仅只是一堆枯黄的文献,并不仅仅作为隐喻的符号,或者成为诗歌中的比喻与象征,它是很真实地埋在土中的碎片。它有很真实确切地遗存,拿影像作为工具,试图敲开它。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高速公路,秦代灞桥遗址。

⬆️ 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从秦汉到唐宋,都有许多的诗篇。李白曾经写过:“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唐传奇里,霍小玉和李益折柳之处也在灞桥。唐灞桥和秦汉灞桥位置不同,这里距离唐灞桥有三公里,可能是秦灞桥所在。离这不远的村子里两年前盗掘出一个秦代遗址,我看到的时候,偷挖得千疮百孔。地上无数个两米见方的深坑,往下能看到秦汉时候的青灰色瓦片,扔得到处都是。据说白天不见人,晚上人声鼎沸,齐来挖坑,挖到一个好的秦代瓦当能卖不少钱。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沣河边钓鱼的人,西周沣镐遗址。

⬆️ 这里是是西周的都城遗址。以长安西郊的沣河为界,周文王在河西建都为沣,周武王挪到河东,建都为镐。《诗经·大雅·文王之什》:“考卜维王,宅是镐京”。面积很大,有17平方公里。马王镇和斗门都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铜器。现在却看不到城墙的痕迹,沣河数次涨水,都城遗存也都在地面几米之下。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闲逛的人,西周武王陵遗址。

⬆️ 在咸阳北周陵镇。从唐代这里祭祀不断,被认为是西周文王和武王陵,陵前有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毕沅立的碑。然而现代考古学已经证伪此处,周代不起陵冢,这儿可能就是普通的汉墓。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在这里历代祭祀不断,又深信不疑,对文明的传递,这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精神寄托之地,是不是真的周陵,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坍塌的寺庙,唐樊川八寺之华严寺遗址。

⬆️ 长安城南就是樊川,诗人杜牧号樊川,朱坡村是他老家。华严寺离朱坡不远,是佛教华严宗的祖庭。少陵原不断山体滑坡,寺庙也不断被毁,仅存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塔与元代建的四祖澄观法师塔。当年盛况早已荡然无存。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羊群,西周文王灵台遗址。

⬆️ 在沣河边的平等寺附近。平等寺历代祭祀不断,传说认为这里是西周文王建设的灵台所在,《诗经》大雅所言“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不过这里尚且没有被考古学所证实,未发现西周的遗物,也许是后人的附会。我从沣河对岸远望平等寺,隐约觉得此地有股仙气,气质不凡,愿意相信《封神演义》里的封神台,相信这里堆积的所有传说,是有意义的。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长乐宫的马,汉长安城遗址。

⬆️ 在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里,罗家寨村附近。政府为了修建汉长安城遗址公园,花了很多钱,拆迁了十几个自然村。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走。长乐宫宫殿遗址就在旁边,这个马可能是当地农民用来搞旅游拍照赚钱的。但这里其实非常偏僻,像我这样专门来找长乐宫的游客很少。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等待拆迁的翁仲,明秦王陵遗址。

⬆️ 现在是长安区新区富力城小区,原来这里是三府井村。整个村子都拆迁没了,只有明秦王陵的土堆堆和几个明代石雕像。有个村民看守,否则也会被偷走。说可能会拆了放到博物馆去。这是15年拍到的,今年又去看了一次了,还在原地,没有被拆走。那片地周围也没有建设,还在争议之中。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收集古代石像的农民,户县草堂寺遗址。

⬆️ 草堂寺是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处,唐代三论宗祖庭,现在庙里还有一块唐代的《定慧禅师碑》,一个鸠摩罗什舍利塔,一个隋代残的造像,除几个遗物之外,整个建筑都是新盖起来的。这个当地的农民家就在草堂寺附近,开了个小卖店。痴迷各种古代石雕,收集了一个院子。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老人和他的树,樊川杜曲。

⬆️ 在长安区杜曲,蝴蝶表厂附近。这两棵树是老人种。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孩子与社公爷。

⬆️ 在西安南郊子午镇西湖村。明代雕像。社公是稼穑之神,农民们向它祈求丰收。这样的社公爷在附近有6个,当地人称作“石头爷”。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夫妇,神禾原上。

⬆️ 柳青在神禾原上写过《创业史》。寄托了许多自豪的想象。现在村子里的人生活平静,也没那么多豪迈。许多年后,陈忠实又在不远的白鹿原上写了一部《白鹿原》。长安区南郊原上,在如此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能出来代表两个时代的史诗,也足够神奇。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被水淹没的坟,唐渼陂湖遗址。

⬆️ 渼陂湖原来的面积很大,现在变得很小。而且,这湖被涝河灌溉而成,河水几经改变,现在是不是唐代的原址,也不好说。就像汉代的昆明池现在荡然无存了一样。杜甫《秋兴八首》中所言:“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终南山紫阁峰应离渼陂很近,现在则很远很远了。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汉墓,五陵原上。

⬆️ 在渭河北咸阳的原上,有无数这样的小的汉墓。最大的茂陵、安陵、长陵等五个,被称为五陵,陵边建有城邑,汉代的富家豪族都陪住在陵边,所谓“五陵年少”。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一头奶牛与等待出售的树,汉杜陵遗址。

⬆️ 杜陵遗址在西安西南,是离西安最近的一个汉陵。汉宣帝埋在这里,是个大冢,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陪葬冢。不能搞建设,所以现在这里成了苗圃,给西安的所有小区与街道批发树木、石头。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牵马的人,白鹿原。

⬆️ 白鹿原鲸鱼沟水库。白鹿原在浐水东,灞水南,东西六十里,南北五十里。《三秦记》:“周平王东迁,见白鹿于此原,以是得名”,又称霸上。刘邦与项羽开战的时候,曾经屯兵于霸上。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去终南山的路。

⬆️ 在引镇附近。过了引镇就到了终南山大峪,当年的虚云法师在狮子茅棚隐居。现在大峪附近还有无数隐士。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子午峪的猴子。

⬆️ 终南山附近很难看见野生动物了,除非到秦岭深处。这张照片拍摄于秦岭野生动物园。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闲逛的人,汉未央宫遗址。

⬆️ 未央宫遗址在汉长安城遗址正中央,当年是西汉王朝最重要的宫殿。现在只剩个土墩墩,文物部门铺了层木地板用以保护。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社火,大荔县。

⬆️ 渭南大荔县,血社火。社火类似于秧歌,正月十六表演,化妆有特色,极为血腥,每个人物都有典故,比如铡了脑袋的陈世美,被挖开心肝的潘金莲等等,代表了一种惩恶扬善的民间思想。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三国古战场,五丈原遗址。

⬆️ 在岐山县蔡家坡原上,是三国古战场遗址,蜀国军师诸葛亮去世的地方,现存明清时候的诸葛亮庙。塬上能找到三国时期的古城遗址,两条深沟夹住一个高塬,背倚南山,十分险要。当地政府意识到三国文化,想在此处搞个旅游小镇,现在几个村子可能也拆迁走了。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等待出售的石头,汉杜陵遗址。

⬆️ 汉宣帝杜陵遗址不能搞建设,就成了苗圃,堆积了各种树木、盆景、假山、奇石。这样的一个石头从终南山运下来,要花费不少精力,价格能卖上万块钱一个。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 陈华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作品《关于我故乡的一切》入围2015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在长安》入选2017年TOP20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7年获丽水摄影节新人奖,2018年入选三影堂第10届摄影奖。

13朝古都3000年岁月 每一条大路小路都通向一处秦砖汉瓦的古迹

⬆️ 《在长安》是一组反映古都西安景观的作品,作者视图透过现实的景观,捕捉到千年前的过去,表达历史与现实的对撞,2018年5月底,摄影师陈华凭借这组作品,获得了吴印咸摄影资助计划。吴印咸摄影资助计划计划是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的重要部分,为传承吴印咸的艺术精神和对摄影教育事业的关注,面向全国征集并最终资助10名摄影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