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植入后,大家都希望起搏器能尽量少工作,这样既省电,又鼓励自身心跳。

但有一种起搏器比较特别,医生一定要让起搏器百分百的工作,才能达到治疗作用——这种特殊的起搏器叫做三腔起搏器(CRT)。

什么是三腔起搏器?

植入CRT不是用来治疗心动过缓,而是用来治疗心力衰竭的。

三腔起搏器,顾名思义就是需要植入心脏的三个心腔中,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药物治疗效果差,心脏也会出现收缩不同步,这时可以由医生评估植入CRT来纠正左右心室不同步,增加心脏的泵血功能,改善心衰症状。

由于心衰患者大部分的心脏射血分数极低,有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猝死的风险,因此CRT可带有除颤功能,称为CRT-D。

最勤勤恳恳的起搏器

CRT与普通起搏器不同,它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左右心室的起搏电极使左右心室收缩同步,因此需要起搏器100%的工作,纠正心衰时的左右心室不同步,提高泵血功能。

植入CRT后要想让起搏器发挥最好的作用,需要心脏医生、超声医生协同程控起搏器的参数,使起搏器的工作得到最大的优化,从而最好的发挥三腔起搏器的功能。

植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植入CRT后的注意事项与普通起搏器不太一样:

控制心衰,避免诱因

CRT的植入人群是心衰患者,因此还要严格遵守心衰的生活指导,包括低盐饮食,监测干体重,避免过量饮水,避免劳累、着凉感冒等一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衰的因素。

定时随访,遵嘱服药

很多患者认为植入CRT后就不需要吃药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心衰治疗的基石仍然是药物,CRT是辅助治疗,因此需要继续门诊随访,遵医嘱服药,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

要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因CRT-D的带有除颤功能,部分患者总是担心会发生除颤事件,过度的紧张对心脏是十分有害的。(文丨何树楠)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评论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