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环球网一则题为“明天起,游戏成瘾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的新闻吸引了一波热议,内容援引台湾媒体的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将其列为精神疾病。而本决定会在6月19日正式生效,且WHO会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随后各媒体跟进报道让“游戏成瘾”这一现实问题的讨论又成热点。

但根据在相关医学网站和墙外信息源的搜索发现,原本的新闻和国内流传的版本还是有些出入。

原本的新闻脱水之后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2018年1月份WHO将“游戏成瘾”归入ICD-11初稿。

2018年6月18日WHO官网发布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也就是ICD-11),并将游戏成瘾列入了精神疾病范畴。但这个东西并未生效,它需要在2019年5月份的世卫组织大会上批准才算正式确定。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不少反对意见,除了世界游戏相关组织之外,很多医学专业学者也对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充满意见。

也就是说,ICD-11仍然是处于公布阶段,还没有通过WHO大会批准,也就更不要提生效。明年5月份的WHO大会会讨论ICD-11是否需要改动或通过。而即使WHO大会最终批准,也要等到至少2022年才会生效。

此外,WHO的ICD只是世界各国医学领域的一个参考,WHO没有要求各个国家必须采纳的权力。对于ICD,每个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是否采纳,什么时候采纳。

至于国内媒体的“正式列入”“明日起”“19日生效”看上去则仿佛板上钉钉一般,这非常违反常识。

游戏成瘾列入了精神疾病范畴你同意吗?

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

网友评论

——世卫组织把游戏成瘾与毒品成瘾画等号了吗?

——我也爱打游戏,怎么突然就变成‘精神病’了?

——玩游戏是不是精神病不敢说,但是玩游戏不懂得节制的话,学生会妨碍学习,青年会妨碍工作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的自控能力不够强,玩游戏很容易上瘾!

——任何成瘾的东西都对精神有创伤。不知疲倦,兴趣爱好不都这样?

——网瘾就是染上新时代的鸦片,有网瘾后除了网游什么都不想做,生物钟乱了精神失常,害苦家人,吃精神药只控制一时,不戒网瘾不治好网瘾,父母欲哭无泪,家中苦无宁日啊。早应立法治网瘾,禁止网毒危害。

——说是一种精神疾病,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的通病: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各行其事,天下老子第一,不学无术。社会主流引导缺失,公序良德丢失,道德沦丧,品行败坏。一句话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遵纪守法、任劳任怨、助人为乐、好人好事等得不到肯定和奖励,相反偷机取巧、道德败坏、不学无术、违法乱纪等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成瘾症状

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

其实,游戏成瘾是否应该列入精神疾病范畴,一直是个争议性很大的话题,放下争议,在我们身边,游戏成瘾、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问题的确一直是客观存在,而且有加重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出现此类问题更是令家长备受困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对于游戏是否成瘾,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游戏成瘾列入了精神疾病范畴你同意吗?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的解答。图片来源:中国之声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也曾列出了9种症状,认为满足其中5项,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成瘾”: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继续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的游戏时间;

8.通过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2008年11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这一标准为今后临床医学在网络成瘾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在多个相关“病例”中,“游戏成瘾”的症状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心理问题比游戏本身以及问题的定性更值得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手机套上防水袋

一边洗澡一边刷游戏

每年寒暑假期间,因沉溺于网络游戏耽误学习而来到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咨询就诊的学生和家长都络绎不绝。14岁的小影(化名)是一名初三女生。从家长介绍谈话中,医生了解到,小影有典型的完美人格,办事认真仔细,从心底特别抗拒失败。加上人际交往圈狭窄,使她潜意识中将手机游戏视为与外界隔离的“保护伞”,表现出对手机游戏的一种“成瘾”心理。

游戏成瘾也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近两年,小影表现出离不开手机的症状,哪怕是洗澡的时候,只要听到或者以为自己听到了游戏中的提醒声,她就要马上关掉水龙头,湿漉漉地跑出来看手机。有时候洗一次澡跑出来三四次。后来她干脆把手机用防水袋装起来带进了浴室里,一边洗澡一边刷游戏。

父母闹离婚

他沉迷血腥游戏无法自拔

不久前,一名13岁的少年小利(化名)就因沉迷网游和频繁打架斗殴,被母亲带进了医院的心理诊室。小利妈妈说,自己和小利爸爸长期感情不和,从小利很小的时候起,夫妻俩就经常吵架甚至砸东西。小利爸爸平时就总爱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小利长大后也学着爸爸的样子玩。

后来,手机游戏流行起来,小利缠着妈妈给他买了个智能手机。妈妈本意是买个手机方便母子联系。想不到小利下载了好几个打打杀杀的游戏,有些游戏画面血腥,妈妈看了都受不了。但一提到让小利卸载游戏,或者没收手机,小利就会大发雷霆,摔门、砸东西。在学校小利也变得越来越不合群,一言不合就跟同学打架,经常脸上、身上带着伤回家。在老师的多次建议下,妈妈不得不带小利来看医生。

焦虑缺乏自信心

白领患上“手机依赖症”

除了青少年之外,成年人其实同样是网络成瘾、游戏成瘾问题的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刚毕业学生小李,在沈阳某公司做市场推介工作。他一般从早上出门上地铁就开始打开手机游戏。下班回家更是经常彻夜不睡地刷游戏。终于有一次,小李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领导大怒之后,小李决定卸载所有手机游戏。可是卸载后,他突然感到不适应,整天坐立不安,总觉得手机里有游戏的声音,整个人变得神经兮兮的。心理学专家认为,小李的表现是典型的“手机游戏依赖症”。

无独有偶,28岁的张小姐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职员,由于工作的性质需要和外界频繁联系,手机便成为她形影不离的得力“助手”,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远远高于他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张小姐被提升至管理岗位去从事行政工作。工作性质的转变使得接入电话骤然减少,一向对工作热情很高的张小姐开始感到十分焦虑,时不时地掏出电话来看是否有未接电话,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发火。其实,张小姐患上的也是一种手机依赖症。正方:心理专家赵小明:

增其为精神疾病内容

是警告更是必要的

心理专家赵小明认为,世卫组织对精神疾病的诊断的标准是与时俱进的,总体来说越来越丰富,种类更多了,增加精神疾病的内容一直是人类适应社会的真实情况。人们的社会性适应差、无法接受社会化等都有可能被诊断为精神类疾病。沉迷网游会导致人社会性适应差,社交恐惧等。

赵小明说,游戏成瘾是否被认为精神疾病,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一部分人认为,网络游戏确实可以对大脑有智力开发、激发潜能等功能,游戏也能对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安慰的作用。一部分人认为,过度游戏,人们依赖电子产品,导致社会功能丧失,社会退缩,脱离正常的职业生活轨迹。游戏的设计和生产者为了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变得对大脑的刺激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类似于毒品一样的伤害。

赵小明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是正确的,这是向全世界发出一种及时警告。网络游戏伤害最大的是儿童,最近家长们声讨一些游戏公司生产的一些游戏产品,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可以从法律上规范游戏公司对游戏产品的管理和限制。对于上班族中游戏成瘾者,他们试图通过网络游戏的方式释放压力,反而让大脑更紧张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世卫组织将网络成瘾认定为精神疾病是有积极意义的。

反方:心理专家曹杨:

借游戏成瘾诊断

不要肆意“扣帽子”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曹杨对这种认定持否定态度。她说:“游戏成瘾,即使作为疾病类型,也不是游戏直接作为病因导致成瘾,而是游戏成瘾另由别的原因导致,比如,学习压力大,厌学等,而厌学又会有更深层的原因。”

曹老师在2004年做过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并发现:游戏能够转移注意力,能对孩子在学习压力大时释放焦虑压力,孩子通过游戏来弥补现实不能达到成就感的缺失,还有的孩子玩游戏是因为陷入家庭矛盾中,对于无奈现状的自我调解。另有孩子是太孤独,在游戏里寻找依赖。无论如何,千万别简单粗暴地认为:戒除游戏,就能治愈游戏成瘾。”

曹老师说:“我也担心,有人借用游戏成瘾的诊断,肆意给我们的青少年扣帽子,贴精神类疾病的标签。如果不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而是把孩子诊断成游戏成瘾,在治疗中获益,如果这样,我们随意给青少年贴‘游戏成瘾’的标签,不论对孩子个人、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影响都是百害而无一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