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月七月的这段时间经常能接到养殖户打电话说自己家的鸡得了鸡痘,而且还挺严重的,应该怎么办,在传统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到了秋冬才会有鸡痘的发生,夏季一般是不会得的,而近几年却恰恰相反,夏季一旦得病,往往会非常严重,那么造成这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则是对本病的了解不足、重视度不够、免疫意识不强、预防观念淡薄所致。

什么是鸡痘?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家禽皮肤和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发生,各种日龄、品种的鸡都可发病,能引起呼吸道症状,会引起小鸡发育受阻,蛋鸡产蛋下降,一般发病率在10%-70%不等,死亡率低,夏季是本病的高发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控本病的有效途径。

鸡痘病毒的特性

鸡痘病毒大量存在病鸡的痘疹中,耐热、耐干燥、但不耐酸碱,可被浓度为0.01的氢氧化钠或浓度为0.01的醋酸于五分钟内灭活。

鸡痘是如何传播的?

鸡痘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其传播途径主要以蚊虫等吸血昆虫的传播为主,因而在温暖潮湿的夏季最为高发,损伤的皮肤粘膜通过接触病毒而感染,因此当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其他病原感染时则可以继发鸡痘感染。

鸡痘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10天,根据病情的症状和病变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

皮肤型鸡痘

鸡痘主要发生在机体的无毛或毛少的部位,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喙角、腹部及腿部等处,生成灰白色小结节,逐渐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成绿豆大痘疹,呈黄色、灰黄色或褐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临近的痘疹相互融合呈干燥粗糙棕褐色大的

疣状结节突出于皮肤的表面。

皮肤型鸡痘一般比较轻微,没有全身性的症状,在发病比较严重的鸡痘中,幼龄家禽表现最明显,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甚至引起死亡;产蛋鸡则表现为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停产,这对机械化养鸡场的危害比较严重。

粘膜型鸡痘

粘膜型又叫白喉型,为什么又称为白喉型?因为粘膜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黏膜表面,初期为鼻炎症状,2-3天后先在粘膜上形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凸于黏膜表面,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附在黏膜上面,这层假膜是有坏死黏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形成,很像人的白喉,故又称为白喉型鸡痘,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烂面。随着病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的部位,使病鸡尤其是小鸡出现呼吸困难和吞咽障碍,严重时嘴巴无法闭合,病鸡往往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精神萎靡,最后窒息死亡,常发生于小鸡和中鸡,死亡率高,严重时可达50%。

混合型鸡痘

指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生了病变,在生产中鸡痘发病率的高低是不同的,有少数发病的,严重的可使全群发病,死亡率也不相同,这些不同主要取决于病毒的强弱,饲养管理条件,和是否及时进行过防治措施及预防接种等。

一般来说,成年鸡死亡率小,中雏死亡率为5%左右,幼雏则可达到10%以上,特别是鸡群拥挤、卫生条件差、饲料不足时或者是有混合感染病例时,最严重的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

家禽鸡痘发生的原因

1、吸血昆虫

吸血昆虫在本病传播病原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蚊子等吸血昆虫通过吸取病鸡的血液之后可以携带病毒长达10-30天,期间通过蚊子的叮咬可以感染,免疫力低、抵抗力差的鸡只,造成本病的传播。

2、饲养管理

如鸡群密度大、通风不良、鸡舍内阴暗潮湿、营养不良等,鸡群有恶癖、啄毛造成外伤等也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3、没有做免疫或者免疫失败

4、季节气候

鸡痘的发生和气候有关系,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蚊虫多发,特别容易造成鸡痘的发生。

鸡痘对家禽的危害

1、在小鸡和青年鸡阶段,一旦发病,如果没有做过相应的疫苗免疫,一旦处理措施不当,损失会非常大,严重的影响禽群的均匀度和体重等指标;而成年鸡抵抗力、耐受力较强。

一旦产蛋鸡感染则会影响一定的生产性能,但是死亡率较成年鸡略低。

2、规模化集约化鸡场,一旦发生鸡痘的流行则会造成鸡的增重减缓、机体消瘦,并且会严重的影响鸡群的料肉比或者料蛋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产蛋期感染本病,则会出现产蛋量暂时性下降。但是若并发其它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卫生条件差或营养不良时则会引起较多的死亡,对幼龄鸡则更易造成严重的损伤。

鸡痘的防治措施

1、一旦发现鸡痘首先要紧急接种健康鸡群的鸡痘疫苗五倍量刺种。再用贝迪金桃和太子参颗粒提高免疫力,用菌宁或治菌快抗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

2、最好每天用碘平安带鸡消毒,免疫间隔最好在48小时以上。

3、皮肤型鸡痘则可以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抹。

4、白喉型鸡痘可以小心地除去假膜,然后喷消炎药。

5、 眼型的鸡痘则可以用双氧水消毒后,滴入氯霉素眼药水。

6、鸡痘特别容易和葡萄球菌,传染性腺胃炎、新城疫等混感,一旦鸡痘和这些疾病同时发生,不但要治疗鸡痘,同时也要做好防疫这些疾病的措施。

7、一旦发生鸡痘,一定要在饲养中加大维生素a和鱼肝油的使用量,这样有利于组织和粘膜再生,同时促进食欲,提高家禽对病毒的抵抗力。

没有发病的家禽的预防措施

1、没有发病的雏鸡或育成鸡,则要马上进行鸡痘免疫接种。肉鸡建议在6-8日龄或者新支二联同免,方法必须刺种。建议养殖场不要把新城疫疫苗和鸡痘苗混合注射,这是错误的做法,新城疫一系疫苗可以强烈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但同时接种此类疫苗,免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免疫失败,这是一些养殖户造成鸡痘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

2、产蛋鸡群没有免疫的则要求加强带鸡消毒和通风,注意观察鸡群,要是有个体发病,最好先适当进行治疗,要是传播速度比较快,则应马上按照前面所讲的处理意见去做,不要怕影响产蛋而不做紧急接种。一旦造成慢性流行的话则会使病的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

希望广大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对本病的重视,提前做好预防,在发病时要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避免因为本病给养殖场带来大的损失。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疫苗稀释后应尽快用完,环境温度越高,使用时间应该越短;

2、用过的疫苗瓶、器具还有稀释后剩余的疫苗等污染物必须消毒处理;

3、鸡群刺种后一周应该逐个进行检查,刺种没有反应的应当重新进行补刺;

4、不要将疫苗溅出或触及鸡只接种区外的任何部位;

5、同一天免疫的所有鸡,如果进行紧急接种的话则应该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直到发病鸡群,使用疫苗前要充分摇匀且一次性用完;

6、免疫应当和断喙错开3天以上,避免强烈刺激,与新城疫冻干苗间隔则需要达7天以上,否则容易会引发诱导其他疾病。

7、在秋季或夏秋之际,雏鸡进行首次免疫时,则应该提前到15日龄以内进行,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进行,二免则根据情况而定。

真心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养殖中不会为鸡痘所烦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