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休闲观光农业“后花园”请你来体验

高温、闷热、“桑拿天”、红色预警、“烧烤模式”、“蒸煮模式”……每年七、八月份这些词汇在各种媒体中具有较高“出镜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在这炎炎夏日,能有一方清凉避暑胜地,可以放松自己,享受生活,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休闲度假方式。武川县休闲农业观光游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约三五好友,田里摘菜,河边戏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风情,尽情体验乡村生活,远离喧嚣,惬意自在!

武川县位于首府呼和浩特市北部,阴山北麓,地理位置独特,被称为首府后花园,空气清洁,气候凉爽,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18.8℃。避暑条件得天独厚。2017年武川县入选“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

近年来,武川县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生态农业,着力打造生态武川、绿色武川,让“绿色”成为武川县生态旅游最大卖点,使武川县成为首府呼和浩特居民休闲度假理想之地。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去往武川县的途中,起伏的山峦沟壑间绿波翻滚,阵阵清风夹裹着丝丝松香轻轻拂面,备感凉爽清新。两边农田里的油菜花、向日葵,每年七八月份绽放时漫山遍野的金黄色、淡黄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一片片,一朵朵,一簇簇,仿佛一片黄色的海洋。蓝天白云下,摇曳的向日葵、油菜花与周围的乡村民居构成了美丽的田园图,空气中飘着的淡淡花香更让人感觉十分舒畅。在G209、S104道路两边的临时停车点停满了车辆,慕名前来的游客迫不及待地下车走进油菜花、葵花田中,或伫足观赏,或拿出手机、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游客们不仅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更看中了田边出售的油菜花蜜,纷纷买上几瓶回去或自己食用,或馈赠亲朋好友。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武川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带来了新路径,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带来了新渠道。在武川县可镇三圣太村农民邢林梅开办的圣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采摘园里,来自外地的游客正提着篮子兴高采烈地采摘新鲜瓜果、蔬菜。“今天和家人来这采摘四季草莓,草莓特别新鲜,同时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有机会体验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小孩特别挺开心。”游客赵佳说。在采摘园,一根根绿油油的黄瓜、一串串紫溜溜的葡萄、一颗颗红红的草莓挂满枝头,游客们一边采摘,一边品尝新鲜的蔬菜、水果,既放松了心情,又亲近了自然。游客董大姐告诉记者说她平时上班挺忙的,今天过来,体验一下采摘,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蔬菜瓜果心情也特别愉悦,今天采摘的体验特别好。

邢林梅介绍说,这几年依靠国家的好政策,以及在各部门创业资金扶持下,自筹资金180万元,建成双层膜温室连体大棚一座,种植的“迷你小南瓜”远销全国各地。近几年随着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乡村体验农家生活,享受采摘乐趣,邢林梅适时在自己的大棚里种植了四季草莓、葡萄、香瓜、西瓜、樱桃番茄、黄瓜等瓜果蔬菜,发展采摘农业,每到假期每天收入近一千元,去年年收入20多万元。邢林梅致富不忘乡邻,辐射带动一批人一起发展采摘农业,谁遇到农业技术方面的难题向她请教,她都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她的合作社常年有五六个人在这打工,都是周边的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使他们既可以方便照顾家里,又能增加家庭收入。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走进乡村,走进农庄,品味农韵,回归自然。正是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带动了武川县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发展,一大批农民依靠“农家乐”、采摘园、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走上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道路,也为武川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助力。(段奇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