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被锁进一个房间里,只有找到隐藏线索才能进入下一个房间;成功破解掉所有房间的密码,才能最终逃出密室。

这就是流行的聚会游戏——“密室逃脱”

它不仅在年轻人中有超高人气,而且本身就是个近乎完美的惊悚恐怖片故事创意。

毫无意外的,“密室逃生”被拍成了电影,本周末已经登陆院线了。

想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用“上帝视角”玩一场紧张刺激的密室逃生游戏吗?

解谜游戏爱好者,烧脑惊悚片影迷,电影《密室逃生》就是为你们而生的。

经极客编辑验货,本片代入感极强,看的时候你会比电影角色还要紧张!

用生命玩一场解谜游戏

这是一次全封闭的“死亡解谜游戏”,是对智力和体力的终极考验。

六位背景和职业各异、但都对自己生活现状不满的“愤青”,同时收到了一份匿名包裹,里面装着个神秘的拼图盒。

拼图盒其实是一场世界顶级密室逃生游戏的邀请函,游戏获胜者能得到高额奖金。

选手们信心满满前来参赛,但没想到自己正在走进一个巨大的圈套。

入场时的四个规则,已经提示了即将到来的致命危险。

游戏房间一点点发生惊变,各种出其不意的机关,让这场解谜游戏危机四伏...

六人只能凭智力和体力逃生,失败者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破解谜题,争取活下去的权力,最后伺机活着逃离——只不过这次换成了“密室逃生”的玩法。

在情节设定和视觉风格上,《密室逃生》有着强烈的悬疑和紧张感:

不在限定时间内过关,生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影片中的每一秒都是煎熬。

观众情绪一直高度紧绷,在角色解谜过程中一直替他们捏着把汗,那些还算“讨喜”的角色面对生死考验时,同理心让观众们格外受刺激。

好故事和到位的执行,制作人功不可没

不过,《密室逃生》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可是“制造紧张感”的高手。

捧红了许多“光头明星”的光头金牌制片人莫瑞兹

老道的莫瑞兹在电影行业有三十多年经验,不仅一手打造出《速度与激情》系列;

其他作品如电影《我是传奇》美剧《越狱》,也都成功揪起过我们的心,我至今依然记得那种“边看边担心角色死在半路上”的紧张体验。

用环境和场景营造「紧张感」

这次的一行六人要通过多个密室的层层考验,每个密室都有让你咋舌的特殊环境,让解谜求生的过程更显紧张刺激。

这些环境压力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酷寒、悬空、毒气、空间压缩,反正就是始终让角色们命悬一线:

比如色彩如炼狱般的高温密室,整个房间随时有可能起火爆炸;

再比如把人冻到失去理智的零下30℃,脚下是瞬间开裂的冰面

还有一次解谜失误就可能掉进深渊的高空电梯

“倒过来”的酒吧——倒挂的物品看多了,整个房间倒挂在视觉上很新鲜;

“密集恐惧症”要小心这间致幻密室了,密密麻麻交错着的黑白背景,看一眼都会让人直起鸡皮疙瘩,角色们得克服心里恐惧在其中寻找逃生线索。

这些关卡的环境设计场景还原度极高,我在看的时候心里真的在默念“快点啊卧槽”,“在那里!东西在那里”,紧张得手心出汗。

随着情节接近高潮,密室通关难度越来越大,紧张感渐强,喜欢解谜的人甚至产生了“自己上”的冲动,

让人窒息的节奏

除了故事和场景,本片恰到好处的巧妙剪辑节奏,让人在观看时有种“窒息感”,更加沉浸到紧张的氛围中。

比如开场几个人同时破解神秘方块的蒙太奇,就有种“高智商犯罪”的爽快感,看的时候会跟着逐渐兴奋起来。

死亡游戏入场券:破解没有缝隙的魔方

每当寻找关键线索过程中,人物遭遇“生死关头”,他的身世背景、以及悲惨经历,都会以类似《记忆碎片》的快节奏“闪回”形式出现。

这在帮助我们更了解角色的同时,制造出“同理心”,增强了“揪心”的感觉。

如果《电锯惊魂》系列是你的菜,那你一定会对《密室逃生》感兴趣——这是一部”解谜版“电锯惊魂

“紧张感”才是“密室”想追求的境界,所以能接受它的人更多。

我的建议就是:《密室逃生》非常适合你带妹子去影院来一场充满“紧张感”的约会。

惊悚氛围最浓处,肩膀一搭,小手一牵,你就可以淡定的开始给妹子讲密室构造和解谜知识了;

然后嘛......我们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密室逃生》终极预告(中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