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有个康校长,坊间称他“补锅校长”、“救火校长”

在陕西靖边县龙洲镇,不仅大自然以它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给人们贡献了叹为观止的丹霞地貌,而且又走出了一位享誉当地的“救火校长”康玺琳。

何谓救火?凡是一些新学校的创建或原有学校危机重重的时候,总会留下他的身影,在靖边,他使几所学校濒临倒闭的学校起死回生,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坊间又有“补锅校长”美称。从1992年龙洲中学任校长起,他先后在靖边三中、靖边四中、靖边七中等任校长近三十年,现为靖边职中校长。

口碑如何?凡是他工作过的地方,人们总是交口赞誉:康玺琳绝对是个好校长。我曾在一些自媒体上看到几篇他的昔日同事或学生表达对他由衷敬佩的文章:

一位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学生,目前也是教师的梁东在文中写到:

……

后来,等我上学的时候,在龙洲坊间,一位叫康先生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叫康玺琳,原因是他把龙洲的教育搞在全县名列前茅。在龙洲坊间老是能听到谁家小子或女子又考上了小中专。在90年代,谁家要是出了个小中专,那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多少人羡慕不已的好事。为此,人们自然会对龙洲中学校长康玺琳先生竖起大拇指……

一位他任靖边四中校长时的学生,现为南方某媒体记者,在一篇文章中深情讲述往事:

……

李敖爱骂人,骂的有水平。他说,我不仅骂你王八蛋,还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今天,滔滔有诀说,我不仅说康玺琳是好校长,还能证明他是好校长,理由有三个,大致如下:

其一,富有情怀的德育林

其二,抢劫犯的公开课

其三,校长来讲艾滋病

……

靖边有个康校长,坊间称他“补锅校长”、“救火校长”

康校长大学进修时,恰逢在我就读学校而且同是中文系,有时候一些公开课一块上,所以我俩既是校友,也是同学。二十多年断断续续的交往,他已成了我非常敬重的兄长乃至追慕的教育偶像。

2017年12月份,有感于当下的阅读窘境,特别是教育界的读书怪象:绝大部分师生阅读的绝大部分是教科书、教辅资料和试卷。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有几个人会想到,形形色色的校园欺凌乃至惨案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良知的泯灭,人性的丧失,折射出的其实是经典的远去,教育的苍白。痛苦于这样的现状,又深知自己的有限影响,受全国其他地方许多阅读推广人做法的启发,我急不可耐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为什么不在靖边成立一个读书协会呢?让一群热爱读书的人共同影响和推动周围的人读书。

靖边有个康校长,坊间称他“补锅校长”、“救火校长”

有了这个想法,我首先把他告诉了靖边县职业中学校长康玺琳,因为在我与他多年的交往中,我甚为他的人格魅力和行事作风所折服。我个人的一些事情不好决断时,总是想向他请教一下,也往往会有一种预期的效果。这次成立读书协会,是一件大事,我自然首先想到了他。先是电话简单告知我的想法,他立即约我抽时间面谈,几番商讨后,他马上奇迹般的聚集了人大、宣传部、民政局、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议此事,达成共识后,鼓动我想到就要做到。于是,我以无比饱满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筹备工作的各项事务中去。期间,他不时打电话过问和催促筹备进程。尤其是在大会成立前夕,他再次召集相关人员,对大会成立过程中的程序细节逐一落实并亲自过目。成立那天,他拖着刚刚病愈的身体,早早就来到会场,和工作人员一起忙碌着。检查会场干净不干净,整齐不整齐,程序合理不合理,然后迎接嘉宾,主持会议……就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早晨,他又打电话叮嘱我把昨天会议相关材料修订后妥善保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靖边县读书协会的如期成立,康校长是首屈一指的功臣。

与同仁相聚闲聊,我常常津津乐道关于他的两件事:一是每天凌晨四点半左右,他会准时在微信中问候你。据司机说,他一般早晨五点就到学校了。二是我在他的办公室亲眼看到他正用一面空白的废旧公文复印文件。我现在也是如此。据他的许多同事讲,他和学校人员出差到西安,为了节俭,常常不住旅馆,而是把大家招呼在自己家里。

按照离休惯例,再过一年多,他就要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了,本地一所民办中学已经提前与他商定了聘用事宜。我为他,也为靖边教育祝福。


作者简介:许建峰 ,陕西靖边县教研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