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帮,大家都很熟悉,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多次作为反面形象出现。提到香港电影,就不得不提到黑社会,周星驰移民加拿大失败就是因为有黑帮底子。香港与电影有关的黑社会就要提到新义安和向华胜向华强兄弟,新义安有军统背景,向氏兄弟的父亲向前就是军统的人,解放战争期间在香港活动,解放后在香港向大陆渗透派遣,直到1953年,向前被港英当局以涉嫌黑社会和非法政治活动送回了对岸。


他是第一个工人党员,发展的卧底后来成为了蒋介石的“驸马爷”


军统有两个麻烦的对头:一个是大陆这边的情报机构,打不过,所以只能靠宣传来抹黑;一个就是王亚樵创立的斧头帮,王亚樵是死老虎,好打,于是屡屡成为反面角色。其实王亚樵创立的斧头帮起初并不是一个暗杀组织,而是一个在上海的安徽籍贯的工人们结社自保的一个组织,工人最容易得到的有杀伤力武器是斧头,所以就成了斧头帮。无独有偶,特科红队初创,当还不叫红队的时候,也是用斧头作为武器起家的。

谈到这里,就要谈到上海的第一个工人党员,虽然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是最早的党员都是一些知识分子,比如在南湖游船上开会的那些人。而工人党员的第一叫徐梅坤。


他是第一个工人党员,发展的卧底后来成为了蒋介石的“驸马爷”


不太像工人吧,他是印刷厂的排字工人,虽然是个工人,但是他的文化水平不低,认字很多,虽然学历不高。

徐梅坤之所以知名度不高,是因为他地位超然,被捕又太早。徐梅坤1922年初入党,这个资历可是非常之老。

徐梅坤是印刷厂排字工人出身,最早期的各种刊物都是他给印的,比如1922年的机关刊物《向导》,当时蔡和森做编辑,他和向警予住在主席杨开慧夫妇楼上,徐梅坤的任务之一就是去取稿子,因此和这两家关系都不错。这时候的主席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不是后来的毛体字。八卦一下,《向导》这两个字,既没有用毛体字,也没有用陈独秀的字,用的是徐枕亚这个言情小说家的字。徐枕亚是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的女婿,字是相当不错的。

1927年之前,徐梅坤就已经是在上海的几大地方领导之一了,另外几人有汪寿华、罗益农、赵世炎等人,总理去上海比较晚,所以没有列在这里面。这几个人,徐梅坤年龄最大的,也是活的最久的,1997年才去世,享年104岁。

1927年是他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年,这一年发动了第三次工人起义,占领了上海;四一二之后,又是他护送周恩来离开上海,然后七月底他就被捕了。

他是第一个工人党员,发展的卧底后来成为了蒋介石的“驸马爷”

(“驸马爷”陆久之)

徐梅坤被抓之前,还拉了一个人来,这个人后来卧底是三年又三年,卧底18年后娶了陈洁如的养女,成了“驸马”,这人是是陆久之,他的故事另找机会说。被捕后,徐梅坤本来是要判死刑的,出来说情的是蔡元培,改判无期徒刑;之后是邵力子出来说情,邵力子是蒋第一个专职的秘书,也是侍从室的开端,于是改成了9年多的有期徒刑,1935年因病保释出狱。

按当时的政策,离开监狱后,一段时间(一般是六个月)不与党组织发生联系,即视为自动脱党。徐梅坤出狱时候病得要死,是被人抬出来的,等养好病,啥都晚了。

此后在上海,还是在印刷行业为党做事,和他联系的人是茅盾。1939年,徐梅坤在重庆见到了周公,终于有机会解释自己的事情想恢复党籍,周公建议他留在党外为党做事情,后来他就去了民建。

本文作者:黄河故人,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