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树湘参加平远县“非遗进校园”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受访者供图

“左边的演员跟上”“动作幅度大一些”……每次汇演前,洪树湘都会带领大家反复排练,希望正式表演时不负众望,展现出最好的风采。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洪树湘,从小跟随父母在全国各地表演,16岁进入梅州平远县山歌剧团。潜心研究当地特色曲艺项目多年后,2012年,她成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地花鼓”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在,47岁的她作为平远县文化馆分管群众文化活动的副馆长,身肩着活跃群众文化和传承非遗项目的两大重任。

传统结合现代创新客家曲艺

洪树湘的父母都曾是平远县山歌剧团的演员,父亲精通中外乐器,承担剧团乐队演奏工作。在读小学时,每逢节假日,洪树湘便跟随歌剧团四处表演,耳濡目染之下,她对客家曲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初中毕业后,洪树湘进入山歌剧团工作。彼时,山歌剧团的主要表演项目为当地特色曲艺,如“平远船灯”“落地花鼓”等,伴奏皆为乐队现场演奏。后来曲艺渐渐变为播放磁带伴奏,洪树湘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便自学主持、歌唱、曲艺编排等。

为了让传统曲艺更具现代气息,洪树湘在编排曲艺剧本时,尝试以现代生活为蓝本,创作出更贴地气、更富有生活气息的剧本。而其创作的音乐也融入了当代流行音乐元素,如外国交响乐、歌剧音乐等。

2012年,洪树湘成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地花鼓”的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做好传承工作,她时常到平远县第一小学里开展表演培训,或是不定期在文化馆举行培训班,让社会各界非专业人士了解、学习“落地花鼓”这项非遗表演。

每年30余场演出推动艺术进基层

2005年,洪树湘被调至平远县文化馆工作,并于2009年开始担任文化馆副馆长,分管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组织至少30场演出。

这些年来,洪树湘坚持组织山歌、排舞等免费艺术培训班,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她还组织一些业余的文艺爱好者、文艺志愿者,深入到偏远的乡镇、村以及企业、敬老院、社区等开展文艺演出。此外,每年平远县重大节庆文艺晚会的演出,洪树湘都要负责辅导、排演工作。“她邀请我们上过县里的大舞台表演,也到过乡镇的小舞台演出。”志愿者王长青说。

在洪树湘等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些年来,平远县的群众文艺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文艺活动中来,还产出了大量的优质群众文艺作品。在2012年至2016年间的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由洪树湘创作的歌曲、小品、客家山歌小戏等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艺术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我还将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艺术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丰富群众的生活。”洪树湘说。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朱双玲

作者: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