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黄暴、大尺度著称的HBO,又推出一部新剧。

没有任何的限制剧情,但在IMDb上面口碑好到爆。

豆瓣评分也从开始的9.6增长到现在的9.7,接近满分。

本期「逗逗哔——」,吃剧毒患者@老狗安利。

本期剧毒患者

老狗

如果你见到我,一定认为我是个极其无聊的人。

如果你喜欢历史,那你应该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

切尔诺贝利,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地理位置位于白俄罗斯边境,靠近乌克兰首都基辅。

从1986年开始,这里被政府废弃,成了一座孤城,无人居住和生存。

这一切,源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这里的核爆炸事件。

《切尔诺贝利》也是从这场爆炸开始讲起。

《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5分。

一声巨大的声响伴随着震动惊醒了睡梦中的卢米拉。

不一会儿,身为消防员的丈夫瓦西里接到了去灭火的任务。

他接到的消息是实验室的屋顶着火。临走时,还对妻子说,很快就回来。

可是,之后发生的一切迹象都表明: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火灾

先是,周围的居民看见火灾发生的地方冒出五颜六色的光。

后来才知道,那是空气中的辐射物质因物理作用发出的光。

空气中开始慢慢飘下像雪花一样因爆炸产生的灰尘。

不知情的人们伴着“雪花”跳起了舞。

之后,前去救火的消防员看到自己的同事因为捡起地上的一个黑色块状物体,双手溃烂。

4号反应堆,也就是爆炸的中心,开始冒出如龙卷风一样的浓烟。

周围陆续有人开始呕吐。

空气中放射物质含量从一开始的3.6伦琴变成了15000伦琴(伦琴是表示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物理单位)。

15000伦琴的伤害有多大呢?

正常人的半数致死量是0.4伦琴,也就是短时间接受了0.4伦琴的剂量,死亡率接近50%。

15000伦琴,足以让任何接近爆炸中心的人活不过20分钟

以为是普通火灾的消防员,根本没有任何防辐射装备。

与事态严重性产生强烈对比的,是当地负责核试验的官员对待事件的态度。

他们一开始选择不相信,知道事态严重性之后开始推诿责任,隐瞒实情。

甚至为了不让消息传出去,封锁整个城市,不允许任何人出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糊涂的。

v教授(简称)是当时外界中唯一一个认识到事态严重性的人。

他从一份来自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报告中看到那位双手溃烂消防员的事情,

推论出发生在切尔贝利的事件绝不是单纯的水箱爆炸,而是堆芯爆炸

堆芯是核反应堆的核心,是所有放射性原料存放的地方。一旦爆炸或者泄露,放射性物质便会肆意的排向空气中。

爆炸发生10几小时后,200公里以外的地方已经检测到了超标的放射性物质。

赶往切尔诺贝利的v教授带来了应急的解决方案。

利用直升机将硼和砂子的混合物投放到爆炸中心,可以延缓放射性物质的挥发。

但是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硼和砂子的覆盖会让爆炸核心的温度升高,加进去的砂子会形成熔岩,蒸发混凝土水箱中的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形成二次爆炸。

并且会蔓延其余三个反应堆,形成连锁爆炸。

到时候,不单单是切尔诺贝利,不单单是乌克兰,不单单是俄罗斯,

东欧的大部分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上亿的民众会身患癌症死去。

在未来的50年,100年甚至上万年中都会持续受核辐射的影响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进入到核反应堆的中心,也就是辐射最强的地方去把水箱的闸门打开。

但是,这样就要求执行任务的人长时间遭受高强度的辐射,大概率会走不出反应堆。

最终有三位工程师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第二集的末尾,三位工程师全副武装走进核反应堆,随着手提灯因受辐射影响接连熄灭,留给观众的只剩一片黑暗。

我们都没能来得及看清楚他们的面容,他们拯救的是上亿民众的生命。

三个工程师的主动赴死安静的出奇,甚至缺乏情绪渲染。这不太符合一般影视剧对英雄主义的表达。

相比其他美国剧集对于个人价值的反复考量和尊重,也许这样看似草率的决断,反而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在整个《切尔诺贝利》表达剧情的手法上,这样的表达方式贯穿了剧集的始终,

以及其冷静的视角切入一段已经渐渐被人遗忘的残酷历史,绝望、悲情、讽刺、批判这些因素都混含在剧情之中。

一直以来,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有很多的影视作品。

固定主题视角的纪录片,如《抢救切尔诺贝利》关注了救灾过程,《切尔诺贝利:30年后》展现了现在的模样,《切尔诺贝利的巨型坟茔》侧重在混凝土石棺的再建过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影视剧如《切尔诺贝利的孩子们》用荒诞的手法揭示灾难造成的危害……

但是唯独缺少一部能够为观众展现当年事件来龙去脉的作品,直到今天的《切尔诺贝利》。

在《切尔诺贝利》中,摄影机更像是一个记录事件前后始末的无声的讲述者。

普通民众在面对灾难时的无力与脆弱,上级官员的自私,官僚制度的腐朽……在它的面前都被无限放大。

作为观众的我们,随着当年事件被一层层剥开,看到这样一幕幕,一个又一个扎进内心的细节,恐惧油然而生。

这份恐惧来源于对未知灾难的无法预料,来源于对我们一直寄予希望的安全机构的担忧,当灾难真的到来的时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面对。

还有,来源于我们身处其中,却无能为力

和教授一同前去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显然不了解放射性元素对身体的危害。

他对教授说,自己来到这地方,身体并没有异样,教授告诉他,我们最多活不过5年。

他呆坐在椅背上,一时什么也说不上来。

这个对灾难一无所知的人代表了那个时候大部分人的状态。

面对核爆炸这种新型灾难,他们表现出来的只有无知和混乱。

导演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表现这种混乱的细节。

消防人员没有做任何的防辐射准备,核反应堆的负责人盲目自信,官员相互推诿,故意隐瞒……

医护人员在救治消防伤员时不知所措,不戴防辐射手套接触消防员的外套。

据事故幸存者后来回忆,医院里的大部分医生和护士都在之后的5到10年中死去了。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无法幸免。

根据历史资料,意识到严重性以后,苏联政府派遣了超过50万的清理者进驻到了爆炸中心。

而其中20多万清理者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疾病。

但是,苏联政府逐渐掌控事态的发展,并且在思想上控制了事件的传播。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这是最有效的维持国家稳定的措施。

但是对于民众和清理者来说,他们此后生活的每一天都像是在生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一天呼吸的空气都是慢性毒药。

他们了解不到真相,因为真相只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中。

正如剧中的一句台词: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的谎言,我们就再也认不清事实了。

但是,即便知道了真相又如何呢?我们依旧什么也做不了。

这才是《切尔诺贝利》最大的悲痛。

每 晚 一 张

【 晚 安 · 男神 】

在看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