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在这首《六幺令·天中节》中概括了古代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千百年过去,端午依旧如是,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热闹有增无减。在端午习俗的传承与保护上,画家与藏者也不遗余力,从流传下来的端午题材画作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浓郁的节日气氛。


「文化周刊」古画上的端午节

《午瑞图》(局部)

清·郎世宁《午瑞图》

《裹角黍》中描绘的是包粽子的场面,而清代画家郎世宁的《午瑞图》中则出现了已经包好的粽子。

《午瑞图》为绢本设色,纵约140厘米,横约84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画面中青瓷瓶内插着各种花草,托盘里盛有应季的李子和樱桃,最引人注意的是,画面右侧散落着几颗饱满的粽子,写实风格让人仿佛能闻到浓郁的香气。

就构图而言,《午瑞图》中物品聚散有致,呈正三角形布局,给人以稳定感。绘制时,画家采用色彩深浅及光影明暗的变化展示花叶、水果和瓷瓶的立体感,尤其是瓷瓶肩部绘画使用见于欧洲绘画而中国画绝无的“高光”手法,能令观者清晰地体会到西方油画的技巧。

《午瑞图》款署“臣郎世宁恭画”,下钤二印,印文模糊不辨,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画上虽然没有落年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画应作于雍正十年,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文化周刊」古画上的端午节

《群婴斗草图轴》(局部)

清·王时敏《端午图轴》

民间常在端午节这天把菖蒲和艾草捆在一起插于檐下,这种行为有时也被升级为高雅的插花艺术,许多古代文人还视插花为端午文化的核心。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的《端午图轴》为纸本墨笔,纵100.8厘米,横40.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为王时敏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草。该图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本幅款署:“丙辰端午西庐老人戏墨”,下钤“王时敏印”“西庐老人”,鉴藏印有“桐阴馆藏”“陆润之鉴藏”二方,丙辰为清康熙十五年,王时敏时年85岁。

此画借笔插花来表现节令,所选植物皆与端午习俗有关。画中的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亦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蜀葵又称“一丈红”,端午时节开花,故得名“端午花”。古人认为蜀葵有“辟邪”的作用,亦可为插花增添喜庆的色彩。玉簪,又名白萼、白鹤仙,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玉簪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香花,用于端午插花亦可遮蔽其他异味。

除上述花卉外,一些画家还在端午花卉中加入耀眼的石榴花。石榴花在农历五月盛开,因而与端午习俗密切相关,有石榴花的插花还被称为“端五景”。

「文化周刊」古画上的端午节

《端阳故事册之裹角黍》(局部)

清·徐扬《端阳故事册之裹角黍》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古代粽子种类繁多,但画作上却很少呈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端阳故事册之裹角黍》,是难得的反映古代包粽子场面的画作。

《端阳故事册》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徐扬所作,绢本设色,纵20.7厘米,横18.2厘米。此画册共计八页,分别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历代各地的风俗习惯,每页均以隶书题写画名,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以便读者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裹角黍》为此册第七页,题画曰:“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画里的粽子被称为“角黍”,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西晋名人周处所著《风土记》中曾提到“角黍”,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画中几位母亲与幼儿一起包粽子,显得其乐融融,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据史料记载,我国从晋代起就流行给粽子里加入一种名为“益智”的中药,这种药对治疗小儿尿床有奇效,而且民间普遍认为,孩子若吃下自己包的“益智粽”,将来一定能金榜题名,这就是“状元粽”的由来。

「文化周刊」古画上的端午节

《龙舟夺标图》

元·吴廷晖《龙舟夺标图》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盛大的活动,它的起源与纪念屈原有关。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初五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以拯之,至今为俗。”古代每逢端午,从民间到宫廷都广泛开展龙舟竞渡,元代宫廷画家吴廷晖的《龙舟夺标图》就描绘出端午时节宫廷龙舟比赛的盛况。

《龙舟夺标图》为纸本墨笔,纵124.1厘米,横65.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此作为墨线白描的界画,这种绘画风格在元代极为时髦。《龙舟夺标图》至今传世的摹本和改绘本较多,它们时常在各大拍卖会上亮相。

「文化周刊」古画上的端午节

《端午图轴》


清·金廷标《群婴斗草图轴》

除了龙舟竞渡外,斗草也是古代端午节极为重要的游艺项目。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唐代韩鄂在《岁华纪丽》中也提到:“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据了解,古代斗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曰“文斗”,即以每人采得的花草作对,对答不上者负;二曰“武斗”,即以每人采得的花草之茎相拉扯,茎断者负。一般文人雅士重“文斗”,妇孺喜“武斗”。

清代画家金廷标有一幅《群婴斗草图轴》,为纸本设色,纵l05.3厘米 橫7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为十个小童采草、斗草的场面,尤以画面中央四小童斗草场面最为激烈。这四人当中,三人或蹲或坐,一人站着。地面上放着各种花草,正面穿深蓝衣的小童双手举着,大概是窥见另一小童的“秘密武器”,像是服输投降之举。

《群婴斗草图轴》是金廷标工笔细描的代表作,此画深得乾隆帝厚爱。清乾隆二十九年夏,乾隆帝在画上题诗曰:“垂杨奇石草芊萋,红绿倾篮斗贾低。赤子之心爱生意,名言那识有濂溪。”并盖上“乾隆鉴赏”等印。

在古代,斗草游戏有助于孩子们识别各种植物,是寓教于乐的体现。然而一些人沉迷于斗草,即便成年后仍有此嗜好,甚至发展成赌博。唐李商隐在《代应二首》中曰:“昨夜双沟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唯喝绕床声。”唐李白还在《清平乐》词中写道:“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这些幼稚行为如今看来十分荒唐。 (郑学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