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狗在人类主宰的社会里地位日渐提高,一是因为狗的坦荡与忠诚,让人类认可和接受了这个来自动物界的朋友。二是随着社会发展,预计人类个体会越来越感受到孤独感的侵蚀,性格阳光坦诚开朗的狗狗,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填补人类内心的空缺、照亮人性中的阴霾,如今看来一个趋势是人类将越来越依赖于狗狗的陪伴,同时狗狗也能得到比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待遇,在没法改变趋势的前提下,也算是一个相对良性的生态小系统吧。

   从前狗的地位没有这么高,在人类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狗的存在成了累赘。除了地主家的看门狗,老百姓哪会把狗当成宠物对待?普通人家的狗必须学会自己觅食和生存之道,一旦成了人类家庭的累赘,下场就不乐观。

   所以从前民间给狗的地位很低,活得不如意,悲叹自己狗命一条、活得连狗都不如。遇到不顺或不爽的人和事,骂其“狗皮倒灶”,此四字概括了诸多高段位贬义词,譬如厚颜无耻、损人利己、吝啬失信、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底线极低的行为。

   狗皮倒灶在民间有许多释义版本,就咱台州方言来看,这“狗皮”二字并非名词,而是一个主谓关系,狗皮倒灶四字摊开解释是一句完整的话:一只狗特别调皮顽劣,跳上跳下,把灶台都掀翻了。现在的宠物狗,偶尔撒个野搞个小破坏,主人不会真的生气,心里更多的宠溺和宽容。以前,与狗来说,掀翻灶台可是一项天大罪行,本来狗的存在就给家里多添了半张嘴,若是识相点明白自己处境,低眉顺眼的,还能讨个剩饭和落脚窠;偏偏有不识相的狗,顽劣得造成破坏,下场可想而知了,惹得人类大怒,结果便有了“一岁肖狗,千岁肖狗”这样的骂辞,虽然比“狗改不了吃屎”文明了许多,但这一棍子打死不给平反的骂辞,也是怨念深深,恶毒得很。

除了直接咒骂,还有变相讽刺和贬低的,譬如“筻里狗”。筻读gang的第四声,是一种长得纤细又喜欢拔高的毛竹,以前院子里靠墙边种上这种毛竹,既能装饰庭院风景,又能挡风挡外来视线。中国人向来不喜欢将自家敞开赫赫然一览无遗,特别是有家底有格局人家,因外露有露财和精元外泄之考量,譬如我在《岩头村是个好地方》一文中提到的水亭祠(琴山书院),推开院门,看到的不是园内景致,而是一面巨大的石头墙 – 照壁,照壁的作用就是挡住园内景致,使得访客不能一推开门就能将里面的旮旮旯旯看个一清二楚,这体现的就是一个“隐”的思想。农家没围墙的,也种上一排筻竹,权当作围墙,所以筻里筻外,不言而喻成了家里家外的意思。“筻里狗,筻外勿开口”,一只狗只敢在围墙里吠,一到墙外便没了声响,明显是只会虚张阵势、实则胆小如鼠的狗,只会在家里发威,到了外面一点用都没有,这样的人还真不少。这骂辞也算是毒舌了,戳人心戳得火辣辣的。有些大人见自家小孩没胆魄,在家闹得很,在外人面前胆小不敢表现,情急之下也会这样骂自己的小孩:“筻里狗,筻外勿开口”。其实这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是极大的。即便身为大人,本身素质泛善可陈,口不择言,喜怒无常,孩子就成了被语言和情绪冷暴力伤害的对象。

当然,与狗有关的传统也不都是负面,有些耳熟能详的,也比较有童趣。小时候一打喷嚏,大人马上习惯性地说上一句:“小狗打涕,天娘日头红兮兮!”。天娘取的谐音,是台州话中明天的意思。小狗一打喷嚏,明天就会出太阳,成了习惯性常识,至于第二天是否真的是个大晴天?确实也没有人认真地去统计过。人们为啥把小狗打喷嚏当作明天天气预测的标准呢?这事我思考过,后来发现完全不能只从字面上肤浅地去理解,还真不是天气的事儿。小狗打喷嚏,是鼻子对环境有了反应,必是着凉、或过敏了,据说狗换毛的时候打喷嚏频率就比平日里高。小孩一打喷嚏,也必不是无缘无故无因无由,很可能也是着凉或过敏的反应。生活窘迫时期,人是生不得病的,生病意味着一大笔超出预算的额外开销,若是出现生病症状,大人的神经啪地就被拉紧了,心里赶紧拜求老天爷不要让自己碰上此等晦气。台州话中有句俚语叫“百失心消”,一有晦气事发生,甚至只要有发生迹象,马上来一句“百失心消”消灾辟邪,这跟“小狗打涕,天娘日头红兮兮”是相似道理,只把事情往好的方面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心理暗示吧!

 方言的表现能力是很神奇的,号称“满城文化人”的台州,其方言更是鲜活幽默,妙趣横生,满是接地气的民间智慧提炼出来的精华,幽默者让人回味无穷,讽刺者戳心刮骨,哲理者教人做人处世的智慧,实用者传授农牧与日常生活经验。台州人在语言表现方面的能力,真的是老天赏赐的一个特别天赋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