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体育局党组书记 安玉海走访调研手记:

  

  5家所属事业单位、47家体育社会组织、200家企业是体育局“大调研”的主要对象。放在全区来看,调研规模不算大、过程没那么闹猛、成绩也没那么扎眼,但对于履职党组书记不久的我来说,却经历了从“跟着走”到“主动为”、从“完成任务”到“拓展内涵”、从“吃苦头”到“尝甜头”的转变。

  四个导向

  突出“四个导向”,重在联动协同,让大调研与部门主业相辅相成。如何通过大调研推动全民健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

  

  走访诸韵颖体育俱乐部

  1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中小学招生政策调整,及时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绿色通道”政策、调整小学游泳班的招生办法等,引导体校谋划新的招生和培养方案。

  2

  需求导向

  把握市民健身需求,筹划首届徐汇市民体育节,以“汇运动,点亮品质生活为主题”,组织动员区、街道、条线层面开展200余项群众体育活动,先后10余万市民参与。

  3

  党建引领

  把系统内6个支部的后备年轻干部纳入调研队伍,组成4支20多人的调研专班,带着任务走进企业和社区,深度接触到“外面世界”,锤炼作风、提高本领。

  目标导向

  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从徐汇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标准管理的要求,对标看齐,确保调研有个较高的站位。

  四类资源

  用好“四类资源”,重在精准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有获得感。体育自身资源是有限的,“大调研”提供了整合多种资源、放大效能的平台。

  走访上海全毅体育指导服务中心

  1

  挖潜系统资源

  天平社区俱乐部反映排舞队缺乏训练场地的难题,第一时间与区少体校沟通,建立互助模式,腾出业余训练的空闲时段场地,让社区居民使用。

  2

  用足行政资源

  了解到阿迪达斯公司想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建设中,参与智能跑道、品牌展示馆以及足球、篮球场建设的意愿,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反映企业心声。

  3

  盘活企业资源

  与区妇联、红字会等合作,帮助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参与西藏日喀则和萨迦县等对口支援募捐活动,促成企业捐赠2.38万元的体育用品。

  4

  拓展社会资源

  “迈高”公司的轮滑产品和青少年轮滑培训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安排和支持该公司参与徐汇市民体育节、滨江亲子轮滑活动等,帮助企业拓展需求市场、扩大社会影响。

  四项清单

  围绕“四项清单”,重在常态长效,让调研成果形成政策和制度。调查研究是党政干部的基本功,“大调研”要始终在路上。

  走访好家庭体育用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

  调研走访常态化

  对于阿迪达斯、好家庭集团等重点体育企业,定期联系回访,同时把走访对象力求扩大到全区400多家体育类企业,包括游族体育及其孵化基地、万国体育徐汇中心等,及时把握需求、做好对接服务。

  2

  政策会商成果化

  针对体育类社会组织面临项目、场地、人员等方面“成长中的烦恼”,积极与民政、机管局等部门进行政策会商,争取在简化政府购买服务流程、场地优惠出租出借等方面形成政策性成果。

  3

  课题研究专业化

  联手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开展《徐汇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和配套措施研究》,借助专业力量,对发挥徐家汇体育公园综合体作用,推动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行深度调研,争取形成有前瞻性、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来源:汇体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