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视六公主依旧够硬核!

今天这部片,时隔33年在大陆首播,有人称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得知这一消息,网友们纷纷感叹:

有生之年。

还有一大波影迷甚至喜极而泣。

尽管因不可描述的原因,播映片名改为《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

但它依旧是已故导演杨德昌在华语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恐怖分子》

为什么这样说?

这还要追溯到1986年,本片一经问世,便斩获国内外多个大奖——

第四十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国际影评人奖;

英国电影协会最具创意和想象力奖;

第三十二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甚至到了2007年,《恐怖份子》在由美国电影学会主办的国际影展上,还获选为影展的“里程碑电影”之一。

要知道,参展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148部片子。

可以想象,这部老片的分量有多重。

更何况,它还帮杨德昌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座金马奖

说起这位影坛大佬,河马哥怕是一篇文章都不够写的。

华语影坛好导演不少,但能称得上大师的寥寥无几。

尽管他因与蔡琴之间的渊源,而遭受很多非议,但杨德昌在艺术上的成就无可厚非。

他的作品虽不多,但每一部都足以称作“经典”。

例如,被法媒称为“生命诗篇”的《一一》,故事看似普通,他却能做到轻轻的,不刻意的用力就能触动无数观众。

还有描绘台湾残酷青春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哪怕观众是一群外国人,仍能安静的看下去。

直到结束时,迎来全场鼓掌三分钟。

跨越时间和空间,他拍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就是杨德昌的电影魅力。

@影评人李霁琛形容的很准确:

有时,镜头背后的杨德昌像孩子般天真烂漫地注视着身边发生的一切,贪婪地用眼睛记录着他所看到的社会。

之后,他又像是一个历经无数沧桑的老者,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所出现的那些不易察觉的危险因子,用冷漠的口吻告诉人们世界的真相。

视角精准而客观。

这也是他被称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的原因。

而这种犀利,在本片中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

镜头聚焦社会中的几位普通男女,他们彼此“伤害”,相互“胁迫”,直到绝处无力逢生。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恐怖分子”,任人看了浑身战栗不安。

一如导演以往的风格,几位主人公出场后,身份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

随着剧情渐入佳境,你的思绪会跟着清晰起来。

故事以一场警匪追击拉开序幕——

警察老顾(顾宝明饰演)率领同事蹲点一个贼窝,伴随着枪声,有人被拘捕,其中一名女同伙淑安(王安饰演)成功逃脱。

但淑安不知道的是,她从墙上跳下的那一幕,恰巧被路过的男摄影师小强(马绍军饰演)拍下。

事后,小强租下了贼窝所在的房间。

他把淑安的照片洗出来,放大,贴满房间,一股暧昧的情愫在空气中流淌着。

结合剧情,河马哥当时被这一幕美到了。

另一边,淑安在逃跑过程中受伤。

直到她老妈来医院接,把她禁锢在家里,看到这儿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个女孩是名叛逆少女

待在家里实在无聊,少女闲着没事,翻起了电话簿。

随意拨通那上面的电话,她开始了自己的“捉弄游戏”。

中招的女人,就是下面这位郁芬(缪骞人 饰演)。

听着电话中陌生女人的几句“暧昧”用词,她心中有万千不安,恨不得马上当面质问这个女人和丈夫的关系。

淑安戏虐般的把贼窝地址给她后,便挂断了电话。

你可能会说,直接找丈夫问清楚就行了呗?

但如此简单的话,在这个家庭却显得格外艰难。

没有留下任何交代,郁芬悄然离开了家。

妻子不知所踪,她的丈夫李立中(李立群饰演)急得焦头烂额。

要不是线索不足立案,他就准备让老友老顾派人去找了。

可就在三天后,郁芬回来了。

正当李立中高兴的时候,郁芬却丢下一句“找了一份工作,想专心写作”后再度离开。

作家妻子突然求上进,好,李立中理解。

但她作品获奖,事业成功后还不打算回来,李立中坐不住了。

亲自去劝说,还是无解。

直至他接到一位陌生男子的来电,故事迎来了转折。

可以说,片中充斥着像淑安、老顾、小强这些看似随意安排,且无用的角色。

殊不知,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为开头那通匿名电话,小强和郁芳机缘巧合在贼窝所在的公寓碰过面;

而淑安再次离家出走,回到公寓,和小强有了一夜缠绵,小强也因此知道了她捉弄郁芬的事情;

又因为小强偶然看到报纸上郁芬那篇获奖小说(夫妻之间因猜疑,丈夫杀死妻子,然后自然),他出于好心,把恶作剧的真相告知李立中。

一环扣一环,可惜没有阻止最后悲剧的发生... ...

听河马哥的,一定要看到最后,那反转真是既精彩又讽刺!

犹记得李立中最后去找老顾时,他假装得势露出的微笑,好友却不知他此刻同时失去了家庭和事业。

这是全片他唯一一次没有紧绷着脸。

那么,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呢?

难道是恶作剧的源头淑安?

不见得。

片中,郁芬在小说中写下这样一句话——

“那天是春天到来的第一天,如果你了解季节,变化只是一种轮回的重复。这一年春天和往常没有两样,对他们这样一对夫妻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

问题是什么?导演没有交代。

但看完的观众早已心知肚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两样。

毫不夸张的讲,李立中和郁芬两人之间的婚姻,清淡如一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

郁芬婚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家庭,日复一日的枯燥,只有重拾写作的兴趣。

而李立中,每天过着公司和家里两点一线,模式化的生活。

在职场中身心疲惫,回到家中,他向来不关心妻子在写什么。

以至于当郁芬因写不出东西心烦意乱时,他只应付了一句:

“放轻松嘛,写个小说怎么会变成那么要命的事?”

可李立中不知道的是,写作已成为妻子最后的情感宣泄口。

这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了逃避现状,选择重新开始,转投入正在创业的老相好怀抱。

顺便插一句,老相好沈维彬一角可是老戏骨金士杰扮演的呦。

认出来了吗?!

回顾全片,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平静如死水般的画面下,那暗流涌动。

压抑到令人窒息。

我们之所以能感同身受,无非是像片中这样的小人物,在现实中不知道有多少。

就拿李立中来讲,他白手起家,没背景,不善言辞。

混迹在职场中,他既不安于现状,又缺乏突破桎梏的勇气。

为了爬上组长的位置,他背地里打小报告;当定好的升职泡汤,愤愤不满却又不敢吱声。

在失去一切后,那通恶作剧的电话就如同一根针,轻轻刺破了这让人烦闷的生活,成为导致悲剧的最后那颗“子弹”...

在杨德昌的镜头下,人们为了生计东奔西走忙碌半辈子,却似乎得不到快乐。

那种浮躁不安,显得格外恐怖。

看到最后,我们才明白,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脆弱,而生活中看似微小的琐事竟是如此致命。

如今,距离这部电影初次放映已过去33个年头。

看看现实中的我们,生活似乎依旧没有改变。

或许,这就是本片能长久受人尊敬的原因吧。

正如那句老话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