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豫东医院免费诊疗活动现场

“看到乡亲们能在先进的医院里看病检查,比看到我建设的工程更有成就感。”近日,周口豫东医院在开业当天组织20余名专家为周边群众免费诊疗,该院负责人张宏彦看着现场络绎不绝的群众倍感骄傲。

近年来,我国逐渐放开对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管理限制,并且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民间资本开始进军医院这一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领域。

张宏彦说,兴建医院是为了继承父亲的意志。虽然两代经商,但张父的心愿一直是行善积德、救死扶伤。自2006年起,张宏彦将事业版图拓展到了郑州,凭借在路桥工程、房地产项目的经营,赚得盆满钵满。

2012年,张宏彦的父亲身染重病、四处求医,他带着父亲从省会郑州到北上广遍访大医院,这一路,让他深刻体会了当时的看病难、看病贵。尽管他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坐拥亿万财富,但在疾病面前,人人都是手无寸铁的弱者。“连我们这种所谓的有钱人,看病都这么不容易,何况是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呢?”张宏彦不由发出了这样的喟叹。

他认为,自己的家乡河南省扶沟县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水平低,如果扶沟能有一所设施先进、专家汇聚的医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乡亲们就不用再千里迢迢地去看病。

周口豫东医院外景

类似周口豫东医院的大型民营医院,从投资到运营,至少要花3-5年时间才能营收持平,连续几年经营良好才可能会有盈利,这对资本的耐心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显然张宏彦投资医院并不是为了赚钱,人到中年,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将之前的事业搁置,选择了全新的人生方向。

在民营资本投资医院的问题上,因为各种门槛、壁垒的存在,即使想花钱自建医院,也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到地、组不起优质医疗团队而中途易手。新建医院投资成本高昂,成本回收漫长,张宏彦不是没有考虑过收手。他在拿到地、盖好楼、走完各种行政审批程序之后,脑子里也曾闪过放弃的念头。因为在此前已经进行的一系列审批过程中,他发现,如果不收手,今后的麻烦可能会更多。

最终坚持下来的勇气不过是来自于饮水思源、回报家乡的朴素愿望。

周口豫东医院内景

周口豫东医院地处扶沟县,是国家二级综合医院、郑大一附院医联医院、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院,以“三级综合医院”的建设规范为标准,致力于打造一所现代化大型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该院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200张,专家及学科带头人42人,以“省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县级医院的收费标准”造福一方,并辐射周边地区十几个县区。医院的建设已为扶沟县当地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随着开业后入住的患者增多,未来预计将提供超过800个岗位。张宏彦说,后续还要追加8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

周口豫东医院病房实景

2012年,周口豫东医院的规划预算为4.76亿元,到2018年建成时,总投资已高达8.6亿元,超出预算接近一倍。8.6亿,每一分每一笔都是过去这些年来张宏彦做工程项目辛苦积攒下来的,但他在医院上投钱毫不吝啬,随着开工建设后各方面标准的不断提升,投资也一加再加。

医院的创办过程非常艰难,今后的运营管理更加需要耐力和能力。在张宏彦看来,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医疗,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仍有很多政策不配套、不落地:办证难,现在很多地方办一个医疗机构的许可太多、太繁杂;投资难,真正要投资医疗的时候,政策的瓶颈还是很多;用地难,现在绝大多数社会医疗机构使用的都是商业用地和水电费,这给新生的医疗机构带来很大运营压力。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如今医院正式开业,张宏彦却发现自己更忙了,既要形成医院的品牌,还要在政策方向中寻找机会,“需要的东西太多,希望今后县里的政府职能部门‘放管服’改革力度更大一些。”他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