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是检查过程中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指标,一般情况下,人的抗核抗体呈现阴性。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抗核抗体1:100,则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某些疾病已经悄悄找上门。现在我国的医疗水平越来越高,想要明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必要时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可以清楚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程度。

正常人会抗核抗体1:100吗?

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抗核抗体1:100。因为抗核抗体阳性1:100是不正常的,说明体内可能有结缔组织疾病存在,也就是常说的风湿性疾病。患者要结合风湿疾病的特点,看看本身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同时进行下一步检查。因为单纯从抗核抗体的结果不能确诊风湿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类风湿因子,肾脏功能,血沉以及抗链O才能进行判断,根据这些检查指标来判断抗核抗体阳性的具体原因。

抗核抗体属于自身真核细胞各种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在人体中能够跟所有动物细胞核进行反应,存在血清或者胸水,尿液,关节滑膜炎中。抗核抗体对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会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率,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为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干燥综合症10%~40%,狼疮性肝炎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10%~20%,全身性硬皮病85%~90%。

抗核抗体的检测在自身免疫病的临床诊断。抗核抗体是检查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呈现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较高。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疾病。最好结合其他检查或者临床症状做下一步的判断,针对具体的疾病展开治疗。

抗核抗体阳性除了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还和年龄相关。如果年龄在50~60岁以上时,又没有临床症状时,应定期复查,只要ANA的滴度不再向上就可以不用太在意。另外,当机体有感染性疾病时,抗核抗体也会有阳性反应。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