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大”后, 李汉俊与张国焘和陈独秀发生矛盾, 渐渐脱离了党的活动, 但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革命工作。毛泽东:1921年夏天, 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


毛泽东:1921年夏天, 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对毛泽东参加“一大”的表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比较活跃, 善于思辨;一种是比较沉稳, 勤于思考。毛泽东没有参加党的“二大”。在党的“三大”之后, 毛泽东进入中央局, 担任相当于中央秘书长的职务。此后,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年9月9日, 毛泽东走完了他83年的奋斗人生。

董必武:是另一位和毛泽东一起同时参加了党的“一大”, 又同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中共领导人。作为一位忠厚长者, 历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董必武, 一生信仰马列:“遵从马列无不胜, 深信前途会伐柯。”1975年4月2日, 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董老享年90岁。

何叔衡:生于1877年, 是参加会议最年长者。“一大”召开那年, 何叔衡44岁, 已有相当的经历和学识。“一大”闭幕后, 何叔衡与毛泽东回到长沙, 着手湖南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工作。1935年2月24日, 何叔衡、瞿秋白、邓子恢等一批中央领导人从江西转移到福建长汀县, 不料与敌“义勇队”遭遇。何叔衡落崖受伤, 被两个匪兵发现, 被连击两枪, 壮烈牺牲。

邓恩铭:出身于贵州荔波县一个水族家庭。1918年, 邓恩铭在亲戚帮助下考上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开始了革命的起步。中共“一大”召开时, 正值邓恩铭放暑假, 他接信后迅速从青岛赴沪。1928年底, 邓恩铭在济南深入进行革命活动时, 由于叛徒告密, 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黎明, 30岁的邓恩铭英勇就义。

陈潭秋: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时, 陈潭秋是武汉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 同时也是著名的学生领袖。1943年9月27日, 陈潭秋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被与蒋介石暗中勾结的盛世才秘密杀害于乌鲁木齐。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李汉俊:出生于湖北潜江, 后留学日本。“二大”后, 李汉俊与张国焘和陈独秀发生矛盾, 渐渐脱离了党的活动, 但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革命工作。1927年12月17日下午, 李汉俊在寓所被桂系军阀胡宗铎抓走, 在未审讯的情况下, 当晚被枪决。

李达:1890年出生在湘江之滨, 1918年6月, 李达完成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 成了一个热烈地马克思主义追随者。“一大”结束后不久, 李达携家返湘, 同毛泽东等合作办湖南自修大学。李的这次返湘, 既有毛泽东所邀, 也因他与陈独秀和张国焘的矛盾所致。是年, 李达愤然宣布脱党, 犯下他一生“最大的错误”。1949年12月, 毛泽东作为历史见证人, 刘少奇作为介绍人, 李达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 李达奉命改造湖南大学, 很快取得成效。接着又去改造武汉大学, 同样成果甚丰。这一期间, 他主要是办校和从事党的理论研究。他是在毛泽东晚年少有的几个能够与之理论对话的人。毛称李达为:真正的人!

陈公博:广州代表, 是“一大”代表中最先脱党的。1921年7月30日, “一大”会场遭敌探骚扰, 次日会议移至南湖, 惊魂未定的陈公博脱离集体而逃, 返回广州。此后, 他在党的会议上明确宣布:不再履行党的任务。1940年3月20日, 陈公博在南京就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立法院长及军事委员会训练部长要职。然而, 就在汪陈联手、多行不义之时, 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院结束了罪恶的一生。陈公博由汉奸中的二号人物升为一号魁首。1945年8月15日, 日本侵略者投降, 陈公博仓皇逃到日本。随后, 国内掀起惩罚汉奸的浪潮, 陈被送回南京。1946年6月3日, 陈公博被判处死刑, 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声, 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时年54岁。

周佛海:旅日代表。1917年初夏, 周佛海赴日留学, 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成为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一大”代表。回国后, 周佛海很快与国民党右派分子沆瀣一气。1924年9月, 周佛海给中共广州执委写信要求脱党。周佛海一脱党, 便马上踏上反共道路, 成为蒋介石翼下一得力谋士。“九·一八”事变后, 周佛海、汪精卫一见如故, 他采用种种特务手段, 使自己成为伪政权起事人和“开国元勋”。1945年8月, 日本投降, 周佛海故伎重演。他迅速给蒋介石发电, 利用他担任上海市长一职表示将沪完整交给中央。蒋介石收电后, 任命周佛海为行动总队司令。1946年3月, 蒋迫于全国压力, 把周佛海押往南京, 以“迫谋敌国、图谋反叛本国”之罪被判处死刑。1948年2月28日, 周佛海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一囚室之中。

张国焘:北京代表, “一大”会议主持者。“五四”运动期间, 张国焘参加示威游行, 成为“学生领袖”, 被推举北京学联主席。张国焘同时也是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长征途中,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 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好、马壮, 对抗中央路线, 非法成立第二中央。1938年初, 张国焘利用离开延安到陕西中部黄帝陵祭祖的机会, 只身投靠国民党, 决意叛党。1949年, 张逃往香港。1966年, 张国焘匆匆离开香港, 移居加拿大。十几年后, 客死他乡。

刘仁静:出身在湖北应城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刘仁静真正的革命旅程是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在此基础上, 他与李大钊、邓中夏接近, 成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6年, 受中央派遣, 刘仁静赴莫斯科学习。其间, 由于受托派思想影响, 回到中国后, 自命为“中国托派天字第一号”人物和“特等理论家”。1951年下半年, 组织上安排他到人民出版社任编辑, 直到退休。1987年8月5日凌晨, 一位司机因刹车不及, 撞死一名老人。他做梦也没想到, 这位老人就是最后一位健在的“一大”代表——刘仁静。

包惠僧:代表陈独秀参加会议, 并负责向陈汇报会议情况。包惠僧当初是武汉党组领导人。革命低潮时期, 他回到上海, 苦闷、灰心、失望, 加上党内张国焘的处处责难, 他决定退出中国共产党。1931年, 包惠僧任蒋介石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1936年转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参事至1944年。1944年夏, 携家眷到澳门谋生。1957年, 包惠僧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1979年7月2日, 包惠僧因病去世。

王尽美:济南代表。1923年至1925年5月, 担任山东省委书记, 他积极发展组织, 办报写文章, 还经常组织民众演讲。1925年1月7日至22日, 带病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8月19日, 年仅27岁的王尽美因肺病逝世。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