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帛书版和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给人们阅读《道德经》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也给道家思想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内容上,帛书《德道经》和通行版《道德经》有个别的差异,虽然数量少,但是却对章节的意思的理解完全不同,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经典,是陈地(淮阳)的老子所写。而现在通行版的《道德经》是三国时期的王弼所重新整理的,通行版的《道德经》许多地方被增删、意改,而在其传抄、刊印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错误。不过,考古的发现让我们可以了解更加古老的《道德经》版本,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其原貌。

1973年,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道德经》甲乙两本,轰动了学术界。根据考古学家考证,甲本抄写时间在汉朝建立之前,而乙本的抄写时间在西汉初期。这个时间是如何推算的呢?首先,帛书甲本中所有的“邦”和“恒”都保持原貌,说明甲本并没有避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讳。

而乙本中则把“邦”改成了“国”,这是避刘邦的讳,但没有避刘恒的讳,如现如今通行版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句在帛书中乙本中的原文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很明显,通行版的《道德经》是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才改“恒”为“常”。

帛书《道德经》

帛书版的《道德经》的篇章和通行版的排版有很大不同,通行版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帛书版则相反,因此帛书的《道德经》严格来说应该叫做《德道经》。其他的一些篇章也遭到的调动。

帛书《道德经》

在内容上,帛书《德道经》和通行版《道德经》有个别的差异,虽然数量少,但是却对章节的意思的理解完全不同,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通行版中的“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中的“则取大国”在帛书版中为“则取于大国”,少一个“于”字,意思完全不同。

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

相比于帛书版,通行版还出现了衍生词句、调整顺序,导致意思紊乱的现象。如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和“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相接的,但是根据帛书内容来看,后半句应该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无以为”,明显通行版的“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为了对仗工整而加上去的。

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一号楚墓M1发现了竹简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中有很多古籍,其中有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名,分别是《太一生水》、战国时代的《道德经》甲乙丙三个版本、《说之道》。

郭店楚墓竹简

根据释读发现,楚简的《道德经》依然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全文中有60句和通行版《道德经》不同。如,通行版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句在楚简中为“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很明显,楚简中的风格比较古朴,观点还不至于过激,而通行版的观点则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等加以反对。

郭店楚墓竹简释文

现如今,帛书版和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给人们阅读《道德经》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也给道家思想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通行版的《道德经》就是伪书,大体上说,三个版本的《道德经》相差还不是很大,其思想大体上比较一致,只是略有改动。

相关文章